“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在桂林召開
人民網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郝孟佳)由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廣西心理學會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28日在桂林召開。廣西師范大學校長孫杰遠表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當下和未來各個科學領域共同關心的問題,希望通過多元、多視角的交流,共同探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本質和規律。
論壇現場。學校供圖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蘇彥捷教授指出,論壇涉及各學科的前沿成果,通過心理學與教育學、民族學、語言學的對話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多個學科的智慧支持,心理學學科應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擔當起自身的責任和使命。
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趙建武認為,心理學研究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加強各學科對話交流是促進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途徑。
國家民委理論研究司巡視員陳曉嫚表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結果。期待論壇能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方面激勵出更多的創新性思想和成果。
在主旨報告環節,浙江師范大學教授樂國安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含義出發,強調了心理學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作用及多學科協同參與的必要性。暨南大學教授譚力海基於語言的腦認知發展特點,指出大腦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對語言的表達會受到語言特點的影響,語言中樞的定位、保護、康復和開發必須考慮語言類型的特點。北京大學教授韓世輝從文化科學視角出發,指出人類對自我和他人社會信息的加工受社會文化情境的影響,並在神經層面上表現出文化可塑性,可以通過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西南大學教授趙玉芳介紹了文化混搭、共同內群體認同、群際接觸、自我建構等方面對民族心理融合的影響,並強調民族心理融合是深層次的民族交融,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運行良好的一種心理表征。
論壇主席、廣西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張積家談到,希望各領域專家、學者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個人的生涯發展、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相結合,傳承好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據悉,本次論壇共設置兩場大會主旨報告和四場分論壇報告,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近三百位專家、學者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