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牢記囑托,著力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時代新人——

放歌西部正青春

2023年08月02日15:20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放歌西部正青春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工學院組織師生赴克拉瑪依石化公司開展實習。學校供圖

  國家級教學名師朱筱敏與克拉瑪依校區學生進行野外地質實習。學校供圖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校門。學校供圖

  囑托 總書記回信精神激勵我

  回信時間:2020年7月7日

  收信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的畢業生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斗。同學們生逢其時、肩負重任。希望全國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漫漫黃沙、茫茫戈壁之間,散落著一株株不起眼的梭梭樹,它們直面風霜雨雪,連成一片綠洲。

  西北邊陲、廣袤油田之中,駐守著一個個不知名的年輕人,他們貢獻智慧力量,響應國之所需。

  這裡是新疆克拉瑪依,一座油田上建起來的城市。2015年10月,教育部批復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設克拉瑪依校區,次年起校區面向全國招生。2020年,118名選擇留在新疆基層的首屆畢業生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大學4年間學習和思想上的收獲,表達了扎根西部、建設邊疆的堅強決心。

  2020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的畢業生們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

  牢記囑托、不負使命,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以“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扎根西部、投身石油石化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遠大志向,全力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

  堅守:接力扎根基層

  “那是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那麼認真地看新聞,腦子完全蒙了,有點不敢相信,感受到了我們這代人被寄予厚望的激勵。”

  時隔3年,回想起2020年7月8日傍晚和父母一起坐在沙發上觀看《新聞聯播》播送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消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2020屆畢業生何柏言的激動之情仍難自抑。

  收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后,二十出頭的何柏言曾多次接受媒體採訪。鎂光燈背后,在油田度過的這3年,他的生活又是怎樣的?

  從克拉瑪依校區出發,驅車一個小時,沿途風景從茂密植被轉為無垠戈壁。抵達百口泉採油廠區,記者在這裡見到了正在工作的何柏言。曾經的“冷白皮”已被晒得黝黑,他頭戴白色安全帽,身穿長袖長褲的紅色工裝,腳踩一雙勞保鞋,這種特別定制的鞋內都附有鋼板,以防腳部被重物砸傷。在近40攝氏度的烈日炙烤下,汗水從他的兩鬢流下。

  “這幾天還算克拉瑪依盛夏比較涼快的天氣。”何柏言告訴記者,在油田工作,時常要面對嚴寒酷暑的考驗,夏季溫度超過40攝氏度,冬季則低於零下20攝氏度,“但我們的工作環境要比老一輩年輕時優渥得多”。

  如今,油田基本實現智能化管理,減少了人力在戶外工作的時間﹔工作站裡設施一應俱全,冬暖夏涼,班車每日接送通勤,不再需要長年累月駐守在戈壁深處……

  “前輩們給我們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我們在物質上沒什麼欠缺,遇到的挑戰更多還是和自己作斗爭。”何柏言所說的“斗爭”,來源於他對自己內心的追問,“怎樣才能踐行好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囑托?怎樣把工作做精做透?我能給新疆、給油田帶來什麼?”

  從一線作業區到研究所,從熟悉現場到協調統籌,何柏言對油田工作逐漸駕輕就熟。2021年底,他和同事們一起,建成新疆油田首個“百人百萬噸”採油智能化發展示范區。“當時確實挺驕傲。”何柏言說,“作為中石大學子,作為石油行業的從事者,我們希望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捍衛國家的能源安全。”

  6月,當大批游客涌入克拉瑪依飽覽魔鬼城的風光,何柏言的學弟學妹們則從這裡出發,如同梭梭樹的種子一樣,撒向基層邊疆,生長出助力新疆發展的綠洲——

  “留在這裡工作首先是因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勉勵我們‘勇擔時代使命’,我覺得扎根西部、建設西部,到基層工作,就是我們的使命。”2023屆畢業生陶振德即將前往天津接受為期一個月的崗前培訓,之后,他將回到新疆,進入中國石油渤海鑽探塔裡木分公司工作﹔

  “大四快畢業時,我發現我非常留戀克拉瑪依。前段時間我們去了克拉瑪依博物館,看到了當年的石油工人怎麼用駱駝拉水,他們穿過的衣服、寫下的日記,都非常觸動我。”為了這份留戀,今年畢業的甘肅姑娘孫乾琳選擇留在克拉瑪依,成為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的一分子﹔

  “以前在電視上看到浙江大學的一對博士夫妻在新疆從事地質勘探工作,我印象特別深刻。爸媽也很支持我留在克拉瑪依。”與孫乾琳同班的呂石曉也進入了新疆油田分公司,入職前,他計劃自駕前往伊犁,感受新疆之大美……

  截至2023年6月9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4屆畢業生共2894人,其中2483人已落實就業去向。簽約就業學生中,超六成在石油石化領域就業,過半數在新疆就業,在新疆就業的學生中,超八成為疆外生源。

  托舉:合力就業育人

  如果說建設之初的校區像戈壁上剛剛栽下的胡楊一樣,正在努力生根發芽,那麼,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則讓這所新生的高校在大西北站穩了腳跟。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不僅是對我們學校畢業生的厚望,也是對西部高等教育的關懷。教育部、自治區和克拉瑪依市各級領導都給予校區發展以極大的支持幫助,讓校區的學生們能夠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副校長劉堅表示。

  教育之立,首在教師。自克拉瑪依校區建設以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本部累計向校區派遣128人。援疆干部、援建教師、銀齡教師、學科帶頭人等268人來到校區,他們中有許多人在克拉瑪依安家落戶,與校區共成長。

  在克拉瑪依校區辦公樓,記者遇見了行色匆匆的學生工作與安全保衛部主任林強。2016年,他從本部調至校區,妻兒也隨其遷至克拉瑪依。

  “學校裡面有很多援疆的教師,他們都是從北京、上海這些內地城市來的,在克拉瑪依一待就是幾年。我作為新疆本地人,更應該擔負起這個責任。”呂石曉來自距離克拉瑪依200公裡左右的石河子市,身邊教師們的言傳身教對於他的職業選擇有著很大影響。

  林強介紹,為了更好地激勵畢業生留在西部建功立業,校區在就業育人方面統籌兼顧“育德”與“育才”,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引領,創設回信展覽、舞台劇、足跡尋訪等形式,堅定學生使命擔當的信念,同時通過聘請353名企業專家、邀請知名校友返校交流、開展職業體驗行活動等,增強學生服務地方發展的能力。

  “我們的學生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油田、在野外、在實習現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石油學院院長謝慶賓介紹,克拉瑪依校區石油學院學生在大學4年需要依次完成普通地質實習、綜合地質實習、油礦地質實習和畢業設計,實現實踐教學4年“不斷線”。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敬表示,學校會在“石油精神、鐵人精神”的指引下,逐步培養並塑造學生“學石油、愛石油、獻身石油”的情懷和理想﹔會通過發生在西部邊疆的典型案例,使學生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過程中,樹立志願扎根基層、建設邊疆、發展邊疆的遠大抱負。

  “經過4年的學習后,知道了新疆並不像他們想象中那樣艱苦,而且新疆特別需要人才,大部分企業都能提供很好的待遇,發展的平台很寬闊。他們留在這裡不僅僅是因為有一腔報國熱情,也是因為在這裡個人成長得更快。”劉堅說。

  年輕的力量在基層得以施展才干,年輕的血液讓西部得以煥發生機。從克拉瑪依校區走出的年輕人們,不僅成為新疆油田、獨山子石化等公司技術、管理、財務各方面的中堅力量,而且通過志願服務、文化交流、支教幫扶等方式,助力克拉瑪依乃至整個新疆的整體發展和經濟轉型。

  情懷:響應國之所需

  “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務全國、輻射中亞”,在克拉瑪依校區的教學樓裡,題寫著這樣一行大字。

  克拉瑪依是中亞經濟走廊交匯城市,更是連接中國與中亞國家交流的“橋頭堡”。一校兩地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在服務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培養一批積極投身中外友好事業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國家留學生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信,講述在華留學生活情況,表達了努力學習、加強合作、為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的決心。習近平主席復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留學生,鼓勵他們為推動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我們非常激動。”木哈和弟弟都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哈薩克斯坦籍留學生,他們的父親在中國石油(哈薩克斯坦)阿克糾賓公司工作了近30年,兄弟倆從小對中國就有很深的感情。“我要成為一名兼具能源與管理專業知識、漢語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能源領域高端管理人才,為促進中哈能源合作貢獻力量。”木哈說。

  從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到引領學生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作出自己的貢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始終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作為最高追求。

  建校以來,學校在服務國家能源戰略需求、攻克行業“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為國家培養了30余萬名優秀專門人才﹔構建能源特色鮮明的學科體系,在油氣科學與工程等學科領域形成明顯優勢,在碳中和工程與技術、油氣人工智能等領域積極布局清潔低碳智能學科群﹔積極構建國際交流合作網絡和平台,倡議並發起成立世界能源大學聯盟。

  “用自己研發的裝備開發海洋能源,助力‘能源飯碗端牢在自己手裡’,是海洋強國追夢人的不懈追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安全與海洋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徐東升堅持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多次前往廣袤南海的藍鯨1號平台,研發安全高效深水鑽井服務系統,推廣新型海洋隔水導管在中國全部海域應用,作為學生負責人完成自然基金等國家項目6項,助力構建了南海遠海作業保障體系。

  “國之所需,校之所重,我之所為”,是學校建校70年來始終堅守的價值追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黨委副書記吳小林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三年兩次回信中石大學子,情深意重,囑托殷殷,飽含著對中外青年的深切關懷,飽含著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辦學追求與育人成效的褒揚,為學校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今年學校將迎來建校70周年,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我們要牢記囑托,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重點,加快建設能源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寫好‘建設教育強國,中石大何為’的新答卷。”

  (記者 王強 楊文軼 李柯)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