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2023大學畢業季“最后一課”系列報道——

北京交通大學校長余祖俊寄語畢業生:知行合一 追逐夢想

2023年07月05日17:03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一晴夏深,青春散場。奔赴山海,師恩難忘。2023屆畢業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門,如何更好告別學生身份?鵬程萬裡,如何擔當興國之重任?又到一年畢業季,大學書記、校長的殷殷期盼語重心長。人民網特別推出“2023大學畢業季‘最后一課’”系列報道,願同學們帶著這份叮囑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 近日,北京交通大學舉行2023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北京交通大學校長余祖俊發表了題為《知行合一 追逐夢想》的講話,深情寄語2023屆畢業生。

余祖俊圍繞“知行合一”的校訓叮囑畢業生,要“知道哪些是必須要做到的”,同時“知道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知道要做到,做到要做好。

他向大家提出兩方面希望:一是在思想上,要有“交融世界、通達古今”的眼光和胸襟,繼承交大人的家國情懷,心懷祖國,心系人民。二是在行動上,明確行為邊界,堅守人生底線﹔胸懷“國之大者”,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

余祖俊勉勵同學們,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有“十年磨一劍、一生成一事”的恆心毅力,“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夢想終會實現。(孫競、實習生鄭舒怡)

北京交通大學校長余祖俊在2023屆畢業典禮上講話。校方供圖

北京交通大學校長余祖俊在2023屆畢業典禮上講話。校方供圖

以下為北京交通大學校長余祖俊題為《知行合一 追逐夢想》的講話節選——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各位親友、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23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共同見証7809名同學學成畢業,在這個庄嚴的人生時刻,我謹代表學校,向你們順利完成學業表示最熱烈的祝賀,為你們開啟新的人生旅程表達最美好的祝願,同時,也向一路陪伴你們的師長、一路辛勞並為你們自豪的父母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如果說人生是一段火車旅行,那麼大學就是其中最美的一段,每個人都將經歷不一樣的風景,而2023屆畢業生的這段旅程,我相信一定是令人難忘的。你們見証和經歷了建國70周年、建黨100周年、建團100周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等多個盛世榮光,同時也見証了學校“十四五”規劃方案的實施、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等快速發展的嶄新態勢。最近,很多同學在畢業論文致謝中回顧了自己的這段交大旅程,我專門看了一些同學的論文致謝,大家感謝了母校,感謝了老師、父母和同學,也有同學感謝了帶給自己快樂的“明湖鴨”和“紅果園貓”,還有同學感謝了答辯后依然堅挺的頭發……在這些致謝中,我能感受到同學們對交大獨有的浪漫和深深的眷戀。你們展現了當代交大學子的責任與擔當,書寫了母校這段特殊歷史中最精彩的篇章。作為校長,我為你們點贊!

今年是我校最早啟用“北京交通大學”校名100周年,同時也是“知行”校訓啟用100周年,校訓“知行”(To Know and To Do)最早出現在100年前的1923屆畢業生紀念冊中,“知行”作為最簡潔的校訓,流淌著交大人拼搏奮進的精神血脈,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砥礪奮進、追逐夢想。今天的典禮既是你們的“學成禮”,也是你們開啟新征程的儀式。在你們即將啟航之際,我想圍繞“知行”校訓,分享兩點體會和希望:

第一點體會,關於“知”,既希望你們“知道哪些是必須要做的”,同時“知道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

“知”有兩個維度,即向上做好真理的傳承,向下推進知識的創新,人類文明繁衍至今且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就是人類通過知識的傳承實現了文明的代際傳遞,通過知識的創新實現了文明的不斷突破和發展。

首先從“知道哪些是必須要做的”角度來說。“交融世界、通達古今”,即交通,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世界眼光、博大胸襟,同時還要學習中華5000年文明的優秀歷史文化!一代代交大人熱愛世界、熱愛和平,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2010屆畢業生孔濤,篤學於交大、行走在赤道,堅守在非洲,奉獻在“一帶一路”,獲得“工程領袖”酋長封號,架起了中非友誼的橋梁。“飲水思源、愛國榮校”,“飲水思源”希望大家要知道感恩,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宿舍阿姨、感恩食堂師傅、感恩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愛國榮校”,交大人天然就有家國情懷,茅以升老校長學橋、造橋、炸橋的事跡大家了然於心。希望大家要心懷祖國、心系人民!

從“知道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角度,人們常說,人最大的無知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面對新的人生階段,希望大家做到“情況清、規則明”,以謙遜之心明確行為邊界,以敬畏之心堅守人生底線,多學經典、多請教他人,虛懷若谷,不斷提升自我,讓自己更優秀!

第二點體會,關於“行”,知道要做到、做到要做好。

“知道”不易、“做到”也不易、“做好”就更難。希望大家不要把“夢想”當現實、不要把“目標”當成果,實現夢想和目標還需要努力奮斗。

首先是關於“做到”。100多年前的一位“00后”學生金士宣,抱著“鐵路報國”的信念考入我校,他意識到當時的教材並不適用於我國,於是自己編寫教材,在1923年畢業時,出版了24萬字的《鐵路運輸學》,成為我國第一本鐵路運輸專著,至今都是經典教材,成為了中國鐵路運輸學科的奠基人。同學們即將走向社會,希望大家胸懷“國之大者”,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

關於“做好”,就是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知名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這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這就說明,通向未來的成功之路從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例如,經過幾代交大人30多年接續科研攻關,成功研發了4代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實現了自主創新和自主可控,解決了“卡脖子”問題,實現了我國列控技術從無到有、從跟跑到並跑的兩次飛躍,目前,依托我校“自主運行”全國重點實驗室和“智慧高鐵”國家前沿科學中心,力爭再用5-10年實現從“並跑”到“領跑”的再一次飛躍。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思路有、言行實,保持定力,要有“十年磨一劍、一生成一事”的恆心毅力,“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相信大家一定能實現夢想!

同學們,臨行無別語,隻道早還鄉。未來路上,大家是我國“第二個百年”、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者和見証人,相信大家一定能夠知行合一、追逐夢想,成為社會的中堅、單位的骨干和家庭的頂梁柱,交大永遠是你們最堅強的后盾、最溫暖的港灣,希望你們常回家看看,願你們此去鵬程萬裡,歸來仍是少年!

謝謝大家!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