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均衡教育理念的生動實踐

2023年05月07日10:3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湖南省慈利縣城北面的蔣家坪龍坪村,坐落著一片佔地467畝的美麗校園。現代化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這裡是麓山國際實驗學校(以下簡稱“麓山國際”)慈利校區。作為湖南省長沙市基礎教育學校,近年來,麓山國際以強校帶弱校、城區學校幫扶農村學校等模式呈現的集團化辦學,帶動11個校區與多個對口幫扶學校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不斷創新

2001年,長郡中學與麓山國際組建成湖南省第一個基礎教育集團——長郡教育集團,麓山國際發展進入快車道。2015年9月,麓山國際完全轉型為公辦學校,整體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2015年7月,鄧智剛接過校長的重擔,提出“面向每一個學生發展”的辦學目標。“學校完全轉型為公辦后,原來的特殊政策不復存在,生源優勢、經費優勢也不復存在,加之有‘最嚴’招生令,實行微機派位,如何保証發展?隻有內涵式發展,隻有面向每一個學生發展!”鄧智剛說。

時至今日,麓山國際創立了以“服務+質量”為主體的一系列特色鮮明的教育品牌:“三元”課程、EEPO有效教育、教學一體化、MIFE高效課堂、德育主題系列化、“五彩麓山楓”社會實踐活動、六大校園文化節等。

深度合作

2013年前,位於長沙市河西城區的長沙市第二十中學還是一所薄弱學校。與此形成反差的是,這一區域先后被規劃為長沙市濱江新城區、國家級新區——湖南湘江新區。

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對區域教育資源提出了更高要求。2013年6月13日,長沙市第二十中學與麓山國際簽訂合作辦學協議,長沙市第二十中學同時更名為麓山濱江實驗學校(以下簡稱“麓山濱江”)。

“麓山國際曾是合作辦學的受益者。今天我們托管、幫扶的每一所學校都應當成為當地的優質學校。”鄧智剛對開展教育幫扶提出了明確的思路。

教學同步,管理統一,資源共享與教師互派……在合作實踐中,一項項有力舉措在麓山濱江開始落實。其中兩校共同設立的“麓山示范班”,如同在麓山濱江合作建立的“試驗田”與“樣板班”,任課教師由兩校老師一起擔任。

同樣,發生改變的還有麓山外國語實驗中學——原長沙市第二十八中學(以下簡稱“二十八中”)。

托管二十八中后,麓山國際首先爭取政策全面支持,協調政府兩年內共投入9200多萬元。一次性派出了16位骨干教師,擔任校長、副校長以及班主任、任課老師。經過幫扶,硬是把一所薄弱校,辦成了知名的好學校。

精准幫扶

2016年,麓山國際對口幫扶湖南省龍山縣第一中學(以下簡稱“龍山一中”)。多位教師先后到龍山一中支教,其中黎明等三位教師挂職該校副校長。從此,龍山一中這所百年老校,又煥發出新的光彩。

如何讓麓山國際的經驗在龍山一中成功“嫁接”,避免橘生淮北則為枳的現象,黎明費盡了心思。

課堂改革首先從研修備課開始。要產生“1+1>2”的效果,就必須帶動全體老師。備課組都在不同時間段備課,黎明從不缺席,總是第一個到場,親自示范課堂教學。

湘西州首屆初中聯盟學校教學比武在龍山一中舉行,學校選派三位青年教師參賽,9個教研組先在學校預賽,賽前觀課、評課、磨課,一堂課總得反反復復五六次。在本屆比賽中,一中團隊從30多個代表隊中突出重圍,1人獲特等獎,2人獲一等獎。此后,團隊研修也成了學校的常態。

“以開放式閱讀教學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我們努力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探索研究。”借助教育幫扶成長起來的龍山一中初中語文名師章琴,帶領龍山縣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工作室成員通過研討課以及教學小專題講座,解析精彩的片段,提出自己的思考,讓集體研討的火種在龍山縣域傳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請進來、走出去、傳下去,幫扶的蝴蝶效應在龍山生根發芽了。”龍山一中校長全心林說。

(龍軍、禹愛華、鐘武偉)

(責編:李依環、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