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如何破題大學生就業難

2023年04月11日08:5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如何破題大學生就業難

  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有多難?在4月8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高校就業育人大會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鄔小撐用兩張圖表對這一問題做了直觀展現。《2015-2022年國考招錄和報名人數》和《2000-2022年考研和錄取人數趨勢圖》的數據顯示,2022年國考報名人數為212.3萬,招錄比低至1/70﹔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457萬,比上年增長超過20%﹔2022年教師資格証報考人數為1144.2萬人,是6年前的4.5倍。另外,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16-24歲的城鎮青年失業率為16.7%。

  “我看這個圖表的時候,心理壓力還是挺大的。”鄔小撐站在台上說,“這幾張圖表說明,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我們要關注新的就業形態。”

  當天,第58·59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重慶開幕,其間舉行以“深化就業育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高校就業育人大會。多位專家學者、各級教育部門負責人和多位高校負責人出席,圍繞就業和育人的話題進行討論和分享。

  “就業關乎千家萬戶民生福祉,關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長張大良在致辭時說,“要建立一套以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為主體,由學校領導、職能部門、院系等共同組成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形成一支素質過硬的就業服務工作隊伍。”

  教育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面對新的就業形勢,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黨委書記劉玉光介紹了該中心目前的工作情況,包括升級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細化就業指導和加強困難幫扶。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2022屆畢業生注冊人數達550萬人,共享崗位信息1370萬個﹔面向2022、2023屆畢業生舉辦了112場專項招聘活動,累計提供崗位1100萬個。2020年至今,該中心累計推出135期“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累計收看4.14億人次。

  在鄔小撐看來,高校對新就業形態“認識相對不夠到位,關注較少,了解尚不充分”,乃至“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這一點“從高校靈活就業比例可以驗証”。據他解釋,新就業形態依托網絡平台,普遍沒有固定的組織、雇主和單位,靈活性較強。高校畢業生趨向於選擇穩定性更強的工作,這種普遍求穩的心態使高校畢業生與新就業形態之間產生天然的距離。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黨委書記喬志宏從心理學方面提出了建議,即幫助學生“提高生涯創新力,迎接職場不確定”,具體內容包括“清晰充盈的意義導向、開放包容的心智模式、積極主動的行為方式、勇敢漸進的決策風格”。“在促進大學生就業上,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傳統的、長期的生涯規劃思路要適當地調整了。”

  對於目前的就業育人形勢,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介紹了教育部正在推行的一些行動和舉措,包括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他說:“要把企業對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轉化成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目前,該行動對高校領導提出了“兩個100家”任務:新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院校書記、校(院)長走訪用人單位原則上不少於100家﹔2022年畢業去向落實率低於當地平均水平的高校校領導班子,新開拓用人單位不少於100家。

  據吳愛華介紹,近年來教育部還實行了學科專業的紅黃牌提示制度,監測預警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對自2021年起連續兩年去向落實率低於50%的學科專業點實行黃牌提示﹔對連續3年去向落實率低於50%的學科專業點實行紅牌提示,並視情況通報。他還強調,各地各高校要嚴格落實就業統計監測工作“四不准”要求,嚴格落實就業統計監測規范要求,包括“不准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

  吳愛華建議,要健全完善分階段、全覆蓋的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標准,打造一批就業指導名師、優秀就業指導課程和教材。此外,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等各類資源,提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質量和實效。

  “確保有需要的學生,都能獲得有效的就業指導。”他說。

  (記者 張渺)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