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陸元九院士: 一生奉獻航天 矢志不渝報國

張蓋倫
2022年06月30日08:53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陸元九院士: 一生奉獻航天 矢志不渝報國

2022年1月7日,在“七一勛章”獲得者、兩院院士陸元九102歲生日前,他坐在輪椅上,對來看望他、祝他生日快樂的人說,我現在不能干活,但是我每天都在想著工作。

“我現在對航天業特別有信心。”陸元九手一攤,“可惜我不能去啊。”他笑著,用手指了指心口的位置,“心有余而力不足”。

陸元九把一生的精力、滿腔的熱忱,都獻給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一顆報國之心,從未老去。

炮火下求學 慣性導航博士艱難回國

1920年,陸元九生於安徽滁縣一個教員家庭。他畢業於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也是中國第一批系統學習航空技術的大學生。

20世紀40年代中期,已經留校任教的陸元九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費留學生,去了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大膽選擇了自己此前未曾聽過的專業——儀器學。

該專業由著名自動控制專家德雷伯教授開設,他創立了慣性導航技術,力主將自動控制的理論和方法應用於慣性測量技術領域,即依靠控制技術來提高慣性測量系統的精度。這項技術十分關鍵,美國政府將其列為重要軍事研究項目。

儀器學,學的就是慣性導航。但它概念新,難度大,報名者寥寥。陸元九不怕,他想挑戰自己,成了德雷伯的首位博士生。留美4年,陸元九就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之后被學校聘為副研究員,繼續從事軍事科學研究。

新中國成立后,陸元九想回國,但困難重重。一是新中國還沒有與美國建立外交關系,二是陸元九的研究屬於軍事機密。為了回國,他付出諸多努力,先退出科研小組,后又離開實驗室,苦苦等待機會。

苦熬許久,曙光出現——中美達成協議,中國留學人員可以回國了。1956年4月,幾經周折,陸元九全家登上返回祖國的輪船。

23天的航行后,船到達香港。陸元九一家在港英當局派出的警察押解下穿過九龍,步行穿過羅湖橋。

“過羅湖橋到這邊,短短幾分鐘,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2009年接受採訪時,頭發已經全白的陸元九,回憶起多年前的回國往事,眼中仍泛上淚水,“從一個世界,走到了另一個世界。”

荊棘中拓荒 對我國自動化研究起到開拓作用

陸元九回國時,中國科學院正在籌建自動化所。他被分配到此,任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后任副所長,參加籌建,並進行慣性導航技術的研究開發。

完全從零開始,陸元九對我國的自動化研究起了開拓性的作用。

1958年,毛澤東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陸元九提出,要進行人造衛星自動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衛星”的概念。

20世紀60年代初,陸元九在中科院、中國科技大學同時負責多項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這期間,他還堅持撰寫專著。1964年,他的著作《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上冊)》出版。這是我國慣性技術方面最早的專著之一。

1965年,陸元九主持組建了中科院液浮慣性技術研究室並兼任研究室主任。他主持開展了我國單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擺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穩定平台的研制。在長春,我國第一台大型精密離心機也在他的主持下誕生了。

1978年,陸元九被調往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任所長。他積極參加航天型號方案的論証工作,指導新一代運載火箭慣性制導方案的論証,確定採用以新型支承技術為基礎的單自由度陀螺構成平台—計算機方案。

陸元九一直倡導要跟蹤世界尖端技術,在型號工作中貫徹“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在陸元九的領導下,中國航天先后開展了靜壓液浮支撐技術等預先研究課題以及各種測試設備的研制工作。

心系人才培養 要讓年輕人進步快一點

陸元九身邊的人,形容他至情至性至真。他個性直,一聽說他要參加評審會,大家都緊張。對送交他審閱的設計報告、計算數據、研究論文等技術文件,他都以極負責的態度認真審閱,若存在問題,他下大力氣幫助分析和糾正錯誤。這種嚴格來自於對航天產品的負責。“我們的產品是要上天的,一定要保証質量。要求嚴格,可以進步快一點。”

陸元九還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建所初期,他就組織科研人員開展技術學習和外語學習,還親自講授英文和專業課程。

陸元九曾寫過一篇文章,談航天領域科學家社會責任構成要素。他說,航天科技工作者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和鍥而不舍的毅力,要善於發揚集體智慧,掌握試驗技術。“我認為,做這項工作既要有跑百米的沖勁,又要有跑萬米的耐力。即使在沒有出現問題時,也要三思,居安思危,避免隱患。”他寫道。

在獲得“七一勛章”后,陸元九說出他的期待:“希望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們,把創新當作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在黨的旗幟的引領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科技報國,把人生最寶貴的年華奉獻給我們偉大的國家和民族。”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