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古典與現代的碰撞【7】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2014年01月23日13:33  手機看新聞  【字號

我的家鄉是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這個城市有三個名字——酒香、橋鄉、水鄉。這三個名字卻都與水有關,紹興的黃酒獨一無二之處就在於釀酒的水均出於鑒湖,紹興的橋自然也是離不開水的,紹興到處都是河,都是湖,人們沿水而居,生活節奏很慢。我的家鄉紹興就是一個這樣一個被水成就的城市。(潘金潔瓊攝)回專題首頁

 

記得魯迅的《祝福》嗎?每到年關,紹興的人家總要“祝福”,這是一種請神的別稱,“祝福”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盤子的擺放,用菜的數目,種類,燒紙的多少都是有講究的。即使現在人們離開了農村的平房,到了樓房裡,這個習俗也仍被保留了下來。紹興縣政府是很氣派的,因為縣裡經濟發達,縣政府造得比市政府還好看。但並沒有人抱怨它的宏大,因為這宏大之下,它還是親民的。在我還讀高中的時候,如果游客內急,你甚至可以去縣政府裡借個廁所。不知現在它還這樣嗎?南方不同於北方,南方的冬天雖然晴日較少,但很多樹是不落葉的,紹興的街道上,遍植香樟,公園裡種滿了鬆柏,這些樹抵消了現代化高樓帶來的冰冷陌生,讓這個城市有自己的美麗顏色。在大城市裡看不見這麼大,這麼寬闊的綠化,這麼美麗的公園,在大城市裡,土地是寶貴的,要一些綠化也要算算合適不合適。但在紹興,這樣的公園到處都是,每條路都是寬敞的。紹興是個看重佛教的城市,這是我家祠堂的門,它建成的日期實在無從考究了。如今兒女都在外,隻有過年的時候還會回到這裡,點點蠟燭,燒燒香,為先人帶來一些問候。有人說,紹興之所以從來也沒有大災,是因為紹興的老太太念佛的虔誠,很多紹興老太太把念佛當做一個職業,因為這裡要祭祀,要祝福,就需要燒紙錢,紙銀錠,紙佛經,紙蓮花缸,而這些東西,一定要找一個念佛的老太太來做,她們日日齋戒念經,對她們來說,這不是一種求生方式,這是一種虔誠的信仰。 紹興是一個很有人文關懷氣息的城市,大概也是因為這樣,它才能迎新納古。這張圖是我寒假時候拍的,圖裡的地方,並不是墓園,而是我家鄉的一個公園,墓裡是一個烈士,聽說他曾在這河邊救了一個孩子,自己卻犧牲了,政府就把他埋在了他犧牲的地方。 這些年,紹興總在造新樓,我還沒回家,小伙伴就打電話告訴我,家鄉又開了新的商店,今年回去果然又更繁華了。新的房子在建,但舊的樓宇,也不是要全部推倒。這樣木質結構的房子,在紹興還有一些,路還是石板路,走起來“咯?咯?”響,店鋪的門是木板,開店的時候要一塊一塊卸下來,高樓看的多了,看看這樣的房子,卻覺得美得很。這些年,來紹興攝影的人越來越多了。有古老房子的地方,往往碰見拿著各式相機的攝影者。戴望舒有首詩叫“雨巷”,在南方,小巷子叫“弄堂”,在北方,小巷子叫“胡同”,胡同已經越來越少了,而弄堂還在,走在裡面的時候,我常常想著,我能否遇見,一個丁香般的姑娘。
pre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