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首都医科大学:“以生命的名义”践行新时代医学职业精神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10月24日聚焦——首都医科大学:“以生命的名义”践行新时代医学职业精神。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教学楼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始终立足医学院校特色,紧扣“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成立“大思政课”建设研究中心,让思政课与医学生的医学梦同频共振,把开门办“大思政课”落到实处,积极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育、临床实践、日常教育、社会服务等有效路径,确保“大思政课”与思政课堂主渠道相融相通、互联互动,使医学生不仅掌握精湛医术,而且深刻领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学职业精神,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患者信赖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校友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彰显大师资的独特魅力
首都医科大学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独特优势,将其纳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师资库。
学校邀请以获得“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的路生梅医生为代表的优秀校友,与学生们现场分享成长故事与职业感悟,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医者仁心与职业价值。在思政课主渠道,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引入优秀校友案例,以其亲身经历诠释“大医精诚”的医学精神,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学校积极推动与校友企业的合作项目,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共建、重点学科建设支持等方面构建起多维合作生态体系,助力医学生了解行业动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医学价值观引领全过程生命教育,让“生命至上”理念落地生根
首都医科大学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将“敬畏生命 珍重健康”的医学价值观贯穿于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全过程,让生命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校系统梳理各医学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将生命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开设《医学人文经典选读》《生命伦理学》等课程,引导学生研读中外医学人文经典著作,深化对医学本质、医患关系、生命价值的思考。
仪式启思,充分培育学生职业情怀。“大体老师”启用仪式、追思会是新生入学教育和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庄重的仪式和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奉献的伟大,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实践育人,临床见习实习启迪医者仁心。在临床教学基地,结合真实病例、医患沟通实例、医疗伦理困境等,学校开展了床边教学、案例讨论等活动。将职业道德、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的培育融入临床实践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志愿践行,常态化服务涵养家国情怀。依托“首医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校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乡村、养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健康宣教、义诊咨询、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察民情、服务社会、涵养仁心,在奉献中感受生命与责任担当。
以事砺心,重大事件淬炼医者品格。学校将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作为最生动的“大思政课”教材,组织师生学习抗疫英雄事迹,邀请援鄂、援疆、援藏医疗队员作报告,讲述亲身经历,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增长才干。
行走的“大思政课”,青春“医路绽放”。学校每年组织由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大规模暑期社会实践团,内容涵盖健康宣教、疾病筛查、医疗援助、卫生调研等多个领域。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增强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志向。2024年,学校举办“实践谱写华章,青春医路绽放”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暨“行走的大思政课”交流展示活动,备受学生欢迎。
精心开展特色主题教育,以文化育人大平台书写医路青春
学校筑牢生命教育,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贴专业特点,举办“仁医贤师,经典好课”系列讲座、“奋斗青春担使命,医路同行话成长”演说大赛,举办“生命大讲堂”“生命朗读者”比赛、人体解剖绘图大赛等,引导医学生热爱、敬畏、护佑生命。深化职业教育,通过开学典礼医学生宣誓、临床入院重温医学生誓词、护士节授帽等仪式性的活动,增强同学们救死扶伤的使命感。2025年举办 “医路青春,绽放荣光”青春“大思政课”暨五四表彰会,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荣光。
首都医科大学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生命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独特优势,构建起了具有鲜明医学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通过召开全国医学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等积极推进兄弟院校间的共建与共享。通过“大思政课”建设,首都医科大学的学子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显著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医学职业精神的认同度持续提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未来,学校将以“大思政课”建设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理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特色实践,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和品牌矩阵,力争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培养更多卓越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焦光源(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薄雪峰(首都医科大学学生思想工作部[处])
周玲微(首都医科大学团委)
胡正娟(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思想工作部)
胡小磊(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