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厚植情怀 精准服务 引导学子擎旗奋进建功西部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谭铁牛
2025年10月20日08:38 | 来源:光明日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原标题:【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厚植情怀 精准服务 引导学子擎旗奋进建功西部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近期,读了《光明日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连续报道,领略新时代学子在祖国雄奇壮丽的西部河山施展才华、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让我不由想到自己的青春岁月。20世纪80年代,二十出头的我刚到英国留学时,看到祖国与英国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深受触动,觉得应该为缩小这个差距、振兴自己的祖国尽一点匹夫之责,心里也因此始终有一股气血激荡,学习有了更强大的动力,回国效力成为自己坚定不移的选择。我坚信,“报国兴邦”是青年应有的抱负,只有把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和民族发展的长远目标紧密结合,这样的奋斗人生才更有价值。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更应志存高远。我想,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学子立志扎根西部、至诚报国,正是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身处这样伟大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新责任,作出无愧于青春的新贡献,在“报国兴邦”中谱写出动人的青春之歌。

榜样引领,厚植“向西而行”情怀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每年开学季,我都会为入校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其中特别注重以榜样力量唤起新生“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南大情怀”。平时,学校也会通过各种特邀讲座、人物专访等形式将近年来赴西部地区就业的优秀校友成长故事传播给在校生,潜心种下“服务西部”的种子,引导一代代南大学子擎旗奋进奔赴基层。

在老一辈校友中,我们有一接到一纸通知就毫不犹豫奔赴西部并隐姓埋名扎根20余年“干惊天动地事”的中国“核司令”程开甲。在新一代榜样里,我们有1985届商学院毕业生王鹏,他放弃省、市委机关单位工作,毅然参军入伍,主动请命奔赴祖国南疆,荣立三等战功,成长为一名响当当的“蓝军司令”;1994届化学化工学院毕业生阿不力米提·伊利,致力于用现代科技进行传统民族药研究,服务地方脱贫攻坚,在祖国边疆建功立业;2005届大气科学学院毕业生李鹏,出色地完成一次又一次抗旱减灾、森林火灾扑救等保障任务,不幸于2021年因公殉职,用生命谱写了无私奉献的英雄赞歌;2012届历史学院毕业生袁辉,为了改变山区孩子命运,在国家深度贫困县坚持支教工作十余载,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等殊荣;2021届文学院毕业生张晓琴,放弃东部地区高薪职位,投身塔里木油田建设……还有许许多多的南大学子,正在西部广袤河山和浩瀚星空下书写着同样的“诗和远方”。这些优秀毕业生不忘初心的无悔选择,生动诠释了“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的韧劲心性和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挺膺担当,激励着更多南大学子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精准服务,优化“双向奔赴”举措

奋进笃行正青春,担当可为恰当时。看到国家越织越密的“利好政策网”、西部越变越好的环境和全力拓展的“人才空间”,让越来越多青年关注西部、选择西部、扎根西部,用心用情双向奔赴、形成强大的聚贤引力,我倍感振奋欣慰。近五年来,南京大学学生赴中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逐年递增,2024届毕业生赴中西部就业人数达到1122人,再创历史新高。这背后,靠的是有组织的就业布局、有力度的价值引导和有精度的双向赋能,得益于学校在理想信念、社情民情教育和访企拓岗、校友帮扶、典型选树等方面的持续发力。通过“未来选调生”基层党政跟岗实习计划,我们和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建立了31家西部基层一线的就业实习基地,已举办四届选调生校友高级研修班,还特别开辟了“行走课堂”暑期用人单位参访团项目的5条中西部专线,鼓励学生到西部一线实地观摩、淬炼本领。此外,学校还定期举办西部地区组团招聘会,开展岗位推介,介绍引才政策,为重点单位招才引智,不断提升学生对西部地区的认知能力和求职能力。未来,南京大学将继续夯实有组织人才输送布局、深耕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架构多维度“情感链接”通道,借助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方式,多措并举、提质增效,让人才需求平台信息和毕业求职意向更好地“无缝衔接”,以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扎实践行科教报国、人才强国的“南大式奋进”。

仪式传承,铸牢“扎根西部”信念

让“扎根西部、燃烧青春”成为风尚,在我看来尤为重要,这也是南京大学的一大特色。每年毕业季,南京大学都有一个隆重的仪式,就是为基层就业、西部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举行欢送表彰大会,为他们授旗、颁发“青苗奖”,同时也是为毕业生上好离校“最后一课”,勉励他们将“志存雄伟、心怀诚朴、恒以励学、勤以敦行”的精神带出校园、带到工作岗位上,以笃定勇毅、志在四方的豪气扎根基层、建设西部。至今为止,这个仪式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年。在为毕业生们颁奖时,很多同学都激动地对我说:“我们在哪里,南大就在哪里,我们一定牢牢扎根西部发光发热!”我想,这不仅是南大学子对学校的庄严承诺,也是投身西部建设、服务“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的铮铮誓言!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这一校训特有的精神力量深深植根在一代代南大人的血脉基因中。“投身西部,大有可为”,相信每一位走向西部广阔天地的南大学子,都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南大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光荣传统,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用“风雨多经志弥坚”的骨气,“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长风破浪勇当先”的胆魄,在火热的基层挥洒汗水,在广袤的西部激扬青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李昉、郝孟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