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留学开学季,打开社交圈(留学服务站)

杨卓伦 周姝芸
2025年09月25日08:3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学生走在美国哈佛大学校园内。
  新华社发

  近期,全荷学联面向新生举行了线上答疑会,帮助大家做好开学准备。
  全荷学联供图

  开学季到来,学子们将在海外开启全新生活。远离父母亲人、独自在异国他乡学习,这对每名留学生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如何尽快融入新环境、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

  

  文化尊重与理解

  在海外生活和学习中,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是顺利融入社交圈的重要前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语言表达、礼仪习惯、时间观念与公共秩序等方面各有特点。初到陌生环境,留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倾听和适度提问,逐步适应当地文化。例如在日常交流中注意称呼方式,了解用餐礼仪,通过细节表现出真诚的尊重,不仅能够减少日常误会,也更容易赢得认可与信任。

  “刚到这边的时候,我其实挺不适应的。比如课堂讨论里,大家会积极发言,但我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好,也怕打断别人。”在美国留学的王岩分享自己的体会,“后来我发现,这种讨论式的课堂很常见,甚至有时是学生主讲,老师点评。如果能提前准备观点,抓住机会表达,会受到很大鼓励。”

  国际安全教育专家王学军提醒,对中外文化、风俗等差异不了解也可能导致安全风险。例如与警察打交道时理解偏差可能会招致暴力执法,“OK”等手势在有的地方可能有负面含义等。一个在国内很平常的行为,在国外可能会触犯当地法规或者习俗禁忌,轻则不受欢迎,重则有人身安全隐患。留学生在出国时需要了解所在地风俗习惯、法规禁忌等,入乡随俗。

  此外,同学们要避免带入刻板印象。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历史背景,尝试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有助于交流。比如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活动、志愿者服务或社区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对当地社会的理解,也为建立自然的人际关系提供了良好契机。

  王岩说:“我参加过学校的文化节,当时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准备展位,互相介绍各自国家的特色食物,氛围真的很温暖。在活动中,我感到真正融入了校园。”

  主动拓展校内外资源

  高校开学初的迎新周和社团招新活动,是结识朋友、了解校园文化的好机会。例如,英国华威大学的“Freshers Week”(迎新周)集中展示了数百个社团,涵盖学术、艺术、体育和公益等多个领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课余生活,也有助于通过共同兴趣结识志同道合的同伴。

  “我印象最深的是刚到学校那一周的迎新活动。”在英国留学的刘元说,“社团展台排得满满当当,我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了摄影社和爱心志愿者社团。后来在摄影社的活动里,我认识了第一批朋友。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很快就熟络起来,后面还经常约着一起拍照、做饭。”

  兴趣和特长往往是跨越文化隔阂的“共同语言”。喜欢音乐、烹饪或运动的同学,可以通过这些爱好快速拉近彼此距离。分享家乡文化,邀请朋友品尝中国美食,往往能够激发对方的兴趣,让社交关系自然延展。此外,学术合作也是建立联系的重要途径。组队完成课程项目或参加研讨会,不仅能提升学术能力,也能在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信任和默契。

  校外资源同样值得关注。社区中心、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建立联系的重要平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当地社区中心每年组织义工活动,为老人送餐。参与其中,不仅能感受当地社会的运作节奏,也能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为理解社会、融入环境积累宝贵经验。

  高校通常还会为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支持服务。国际学生办公室可在签证、心理辅导、学业规划等方面提供帮助;学生会及各类社团也会定期组织活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例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每周举办“Language Exchange Program”(语言互助学习项目)活动,让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结对练习语言、交流文化。

  保持积极心态

  融入新环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磨合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初到海外,大部分同学可能会感到孤独、思乡,甚至经历文化冲击。面对这些挑战,保持积极心态尤为重要。加入社团、运动队或参与定期举办的交流活动,既有助于逐步建立稳定的社交圈,也能在互动中获得理解与支持。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师李同归认为,留学生可以先从身边的人开始,主动跟对方交往。他说:“导师、师兄师姐、室友、邻居、当地的同学等,他们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紧急情况下,能够给留学生提供直接帮助的人。建议学子有意识地、主动地接触,这也能增强学子应对新环境中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帮助大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海外课程学习通常节奏紧凑,同学们需要在学业、休闲和社交之间找到平衡,合理安排时间同样至关重要。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是缓解孤独感、适应文化差异的重要保障。

  交流离不开沟通表达。如何提升语言能力?课堂学习之外,同学还可以通过收听当地新闻和播客,或观看影视作品,来提升口语与听力水平。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课后主动向教授请教,不仅有助于锻炼表达能力,也能展现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子以开放、真诚和包容的态度面对新环境,不仅能让留学生活更为充实温暖,也有助于在异国收获更多的支持与友谊。

(责编:李昉、孙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