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华南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重走湘江战役路线

2019年08月20日09:54 |
小字号

不忘红色革命岁月,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更好地领悟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MOVE团队在指导老师吕诗的带领下,开展以“重走湘江战役路线,探寻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重走“兴安—全州—灌阳”的湘江战役路线,了解红军历史,学习红色精神,用双脚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70年的壮丽画卷。

参观遗址,缅怀烈士

桂林市的兴安、全州、灌阳三个县城是湘江战役的主战场,战役主要分为三大阻击战:兴安的光华铺阻击战、全州的觉山阻击战、灌阳的新圩阻击战。当年红军在此浴血奋战,时至今日在当地保留下来许多红色遗址,同时桂北人民建碑园、修陵墓以缅怀红军烈士,让这三个县城沐浴在红色文化之中。 

MOVE团队按照计划路线先后到达兴安、全州、灌阳,参观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光华铺狙击军堂、脚山铺狙击战旧址、新圩狙击战旧址等红色文化遗址,聆听红军烈士英勇奋战的光荣事迹。每至一处,团队成员面容肃穆、队列整齐,以默哀、三鞠躬的庄严形式缅怀革命先烈,追忆红色岁月。

MOVE团队一起缅怀革命先烈现场

充满敬意,采访拥军家庭

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是红军的坚强后盾。在湘江战役中,发生了很多群众爱国拥军的感人事迹。全州蒋石林家祖孙五代为红军守墓八十余载。灌阳“祖孙三代守红旗”家庭为了红军战士的一句嘱托,把红军军旗作为至宝,守护四十多年。

7月21日,MOVE团队来到全州才湾镇才湾村蒋石林家中进行采访。第三代红军守墓人蒋石林笑迎团队师生并详细讲述了发生在自家与红军之间的真实事迹。当年米花山的战斗结束后,蒋石林的祖父蒋忠太、父亲蒋受宇在砍柴时发现七具红军战士的遗体,他们出于对红军的感激,将遗体就地掩埋。蒋忠太受揭发后被国民党逮捕,病死狱中,去世前他留下遗嘱,嘱托后人世代守护红军墓。蒋家后人将其遵为祖训,时至今日守护红军墓已历五代,共八十余载。蒋石林的孙子孙女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蒋氏爱国拥军的良好品德还将传承下去。

采访过后,蒋石林戴起草帽、脚步健朗,领着团队师生前往米花山。MOVE团队在蒋石林的引领下,来到米花山红军烈士墓前祭奠烈士并参观了米花山红军阵地旧址。

蒋石林向MOVE团队讲述红军烈士墓修缮前的状况

在新圩阻击战陈列馆的对面,一面鲜艳的红旗在一户人家房顶迎风飘扬。那户人家便是灌阳的“祖孙三代守红旗”家庭。

7月24日,MOVE团队来到灌阳新圩村,对该村拥军家庭成员李清鸾进行采访。李清鸾热情接待MOVE团队,向团队师生讲述了当年发生的真实故事。新圩战役打响后,一名腿部受伤的红军战士爬到了李清鸾曾祖父黄合林的茅屋边,黄合林冒着杀头的罪名将战士留在家中救治,侥幸躲过国民党的搜捕。这位红军战士痊愈后便要追赶大部队,战士在临行前留下红旗,交与黄合林代为保管,说明革命胜利后再来取回。黄合林将红旗当作家里的至宝,即使日寇进村抢掠,他不顾家财也要将红旗保护下来。多年过去,依然不见战士归来,李清鸾便按照祖父的遗愿,把这面红旗交给了灌阳县武装部。

学理论,勤调研

实践期间,MOVE团队邀请到了原全州县党史县志办副主任卿助南,请其就湘江战役的历史对团队成员进行授课。卿助南从“铁血阻击、生死抢渡、绝命后卫、新的起点”四个内容向同学们讲述了湘江战役的全过程,使同学们深入理解了湘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同时,MOVE团队在兴安、全州、灌阳积极开展实地调研,针对当地红色文化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为红色文化的保护工作建言献策。

深入桂北,重走湘途一行令师生们获益匪浅、感慨良多,“红色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那些流血付出、那些峥嵘岁月、那些艰苦的奋斗和不渝的理想都应该被牢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大学生应该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在我们脚下。”一位学员在红旗前认真说到。(图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责编:实习生(李璐)、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