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妥善处理民办园与普惠园关系

朱永新
2019年03月09日08:47 | 来源:新京报
小字号

落实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要在保“质”的前提下做到保“量”,合理、有序增加公办园的数量,为民办园的改革留下空间,防止公进民退。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指标要求。

为实现这个目标,一些地方开始进行民办幼儿园关停和转设工作。比如某副省级城市为了完成新型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到80%以上的目标,将340多所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政府产权幼儿园全部收回,转为新型公办园。最近陆续又有一些地区采取类似举措,以提高普惠园比例,引发了大量争议并成为舆论热点。

民办幼儿园也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政府补助扶持力度到位的情况下,引导民办园朝着普惠性方向发展,这一政策方向是对的。但是,强制要求民办园转为普惠园,则违背了契约精神和公平原则,容易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因此,我认为要做好下面三个工作来正确处理民办园与普惠园的关系:

首先,要尽快扭转政策导向。对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的表述不能一刀切,应本着“保底线、保基本”的原则提出约束性目标,让各地基于实际制定各自的具体目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对《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落实,界定为“努力发展以优质公平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为政策目标,在保“质”的前提下做到保“量”,合理、有序增加公办园的数量,为民办园的改革留下空间,防止公进民退。财政资金应主要并优先用于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城乡接合部和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区,用于改造“小、散、乱”幼儿园,提供有质量的保教环境和教育服务内容,培养高素养的幼儿教师队伍。

其次,科学核算普惠园办园的成本,制定合理、有效、支撑优质发展的财政补贴办法,充分调动民办园举办者的积极性。成本核算应该包括幼儿园办园定位、设计装修与课程开发成本、玩教具和教材质量等方面,尤其是要关注课程体系开发、教师系统培训、高标准运营管理等隐性综合成本。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财政补贴标准,并根据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专项计划、积极挖掘扩大增量、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办园行为等。制定并实施政府购买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的具体办法,扩大、推广、共享优质的学前教育内容。

再次,要完善监管,实现普惠与优质并重的发展目标。建立普惠性民办园动态监管体系,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纳入督导评估体系,灵活运用监管结果,建立退出与问责机制。对于未达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考核的园所应考虑整治或退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

(责编:闻佳琪(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