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2019年01月11日15:58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热点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入选理由: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2018年,学术理论界聚焦这一重要主题,主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历史基础、实践根源、理论逻辑以及方法论等维度展开研究,在阐释正确处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关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诸多高质量研究成果。

专家点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新实践,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直面现实,深入研究当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依循科学方法论,揭示新时代经济关系的新特点,提炼和总结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成果,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我们党初步形成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制度体制框架。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立场。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关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支柱。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正确工作策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根本方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在上述方面认真钻研,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推向深入。

(点评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顾海良)

热点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入选理由: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有关马克思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掀起热潮,并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1.对马克思思想、马克思主义和经典著作的阐述。学者们从《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著作的研究阐释出发,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2018年,学者们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围绕“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系统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3.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如对阿多诺、阿尔都塞、列斐伏尔、大卫·哈维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及其价值的研究。

专家点评:2018年,全球范围内不少地方的人们都在讲述马克思的故事,讨论马克思的学说。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雄辩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是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动纲领,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

热点3

改革开放40年:经验总结、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

入选理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进行历史回顾,既是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性认识的客观要求,也是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现实需要。立足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学术理论界从经验总结、理论创新、学科发展等层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例如,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角度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学理阐释;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不断完善的光辉进程;哲学、历史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各自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展望。

专家点评:2018年,学术理论界对改革开放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的经验总结,从理论范式到价值指向、从实践逻辑到战略部署、从历史主体到政治保证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的历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极大推动了改革开放实践创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2018年,学者们以改革开放为研究样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各自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出发,促进不同学科融合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走出西方学术窠臼,建构中国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贡献。

(点评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热点4

高质量发展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

入选理由: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决定中国经济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尤为需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2018年,学术理论界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目标任务和特征进行了研讨,并从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等角度,阐述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方向和路径。

专家点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集中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新旧动能转换等问题,极大激发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情。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已深入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重大实践价值等方面,今后还需从以下方面加以系统性阐述和突破:1.进一步阐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2.将研究重点聚焦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科学探寻背后的复杂动因和内在形成机制,为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有效理论支撑;3.继续深入研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的协同关系以及可行路径,有效促进理论到实践、实践到政策的转化。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

热点5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入选理由: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学术理论界从多学科角度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研究和解读,较典型的有:政治经济学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城乡社会发展关系理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社会学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经典议题“乡土中国”的回归与超越,是对近代以来社会学家围绕组织农民、文化教育等进行乡村建设的再创造;政治学主要从基层治理视角,探讨如何通过国家能力建设、基层治理体制再造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管理学主要从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乡村社会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路径等角度进行探讨。

专家点评: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立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引发学术理论界不同学科学者参与探讨,重点包括以下议题:1.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定位、理论逻辑、实施路径;2.乡村振兴的历史经验;3.农村产业振兴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地位;4.乡村空间重构和美丽乡村建设;5.乡村文明、农民主体地位和乡村社会建设;6.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体制机制;7.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8.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与脱贫致富。作为一个问题导向的领域,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构建还需完善,制度供给研究尚有待深化。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

热点6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

入选理由: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为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将职务犯罪侦查权由检察机关转移到监察机关,改变了原有刑事诉讼架构,在学术理论界引发热烈讨论。国家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的监察权,是一种新的、独立的国家权力。2018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监察与刑事诉讼之间的程序性机制作出衔接性规定,增加了监察机关的调查权和调查程序的有关规定。学术理论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以下方面:监察调查权的性质及其与侦查权的关系;监察机关留置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的衔接;对监察证据的程序控制;被调查人的权利保障和救济;等等。

专家点评: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讨,其中一个突出热点问题,就是如何做好监察权与检察权之间的衔接。从我国司法制度设计而言,检察机关对公诉案件的起诉权是宪法赋予的专有职权。因而,监察机关将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检察机关有权依法独立审查后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虽然2018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监察与刑事诉讼之间的程序性机制作出了衔接性规定,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加以解决。同样,在监察法实施过程中,监察机关同检察机关之间在行使职权方面也会因制度衔接而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因此,从理论上明确监察权和检察权的性质,厘清权力的边界,提出相应对策和解决方案,对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监察权和检察权的运行,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点评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殷啸虎)

热点7

海洋史研究的拓展

入选理由: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周边海洋形势的日趋复杂,海洋史研究日渐兴盛。2018年,这一研究领域彰显出广阔学术发展前景和空间。主要表现在:1.学科整合为海洋史学科注入新活力。有些研究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研究理论、方法和内容,如将海洋史与全球史结合的学术范例相继涌现,拓展了海洋史研究深度和广度。2.现实关怀为海洋史研究开拓新空间。海洋史研究跳出了以往过度关注中外关系史的旧模式,从国际地缘政治视角对海洋经济、海洋管辖权、海洋开发、海疆治理等多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3.史料发掘为海洋史研究带来新材料。学者们充分挖掘利用中外官方档案、民间资料、新闻报道等史料,其中海洋生物迁徙、海洋文化变迁、海洋社会群体兴衰、海洋与人类关系等相关资料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拓展了新方向。

专家点评:海洋史研究在中国兴起至今约20年,其间,各种研究成果持续累积,专业研究机构陆续建立,研究材料和视角方法不断扩展更新。海洋史的研究对象包罗万象,涉及地理、环境、资源、经济、外交、军事、科技、交通等方方面面要素,是一个跨学科合作的领域。同时,海洋史研究还具有丰富现实意义,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显著价值。今天,我国的海洋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架构和话语体系尚不完善,具体研究尚显零散。但随着现实需求的不断增强,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新视野新方法的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掘,海洋史研究将会越来越活跃,成果也将越来越丰富。

(点评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洪庆明)

热点8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入选理由:2018年,学术理论界从不同维度和层面针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主要集中在:1.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与薪酬待遇制度进行反思,并提出有效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建议。2.关注各教育阶段教师的心理状态和职业发展,从心理学研究视角入手,对教师的角色认同、职业压力、自我效能感等进行分析,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3.关注教师职前培养与师资队伍培训,聚焦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提出从制度层面加强教师资格证书获取与教师专业教育的衔接,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提高我国各级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4.关注青年教师、新任教师、乡村教师、女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

专家点评: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专门印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在这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历经多年深挖厚掘,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呈现出持续、快速的累积性特征。从关键词看,研究涉及教育领域宏观微观、内部外部方方面面;从研究方法看,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齐头共进、相互为用,许多新的专业性很强的工具得到较快引入和较好运用;从引文统计看,研究所依靠的学科资源更加丰富多样,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政治学、信息技术等众多学科进入研究视野并得到富有成效的运用。

(点评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杨九诠)

热点9

算法主导下信息传播的社会影响与挑战

入选理由:当前,基于智能算法对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已成为网站或资讯类APP的基本配置。算法不仅重塑了新闻实践的传播规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模式。2018年,学术理论界对算法主导下信息传播的社会影响与挑战的探讨,主要沿着以下四条线索展开:1.算法主导信息分发的社会风险和规制研究,关注算法在社会共识、民主政治、伦理道德方面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2.算法技术对传媒业态的影响,对新闻生产、传播实践的重塑。3.通过分析各种算法的类型、系统架构、各项要素权重,揭露算法技术客观中立的虚伪性。4.强调智能型算法的价值观。从算法研究出发,学术理论界重新审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探讨技术更迭背后的复杂逻辑,主张构筑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型算法发展的战略,通过社会各方的全方位参与,为沉浸式产品植入必要的干预机制,确保其朝着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方向发展。

专家点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伴随科技界的人工智能热,在信息传播方面,合成智能系统的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大数据、认知系统及相关算法,都已经运用于信息传播。智能算法大大提高了信息生产、管理、分发方面的工作效率,是注意力经济中的一个优化解决工具。2018年,学术理论界敏锐捕捉到这个热点问题,结合智能算法对现有秩序和规制的挑战、对业务和产业的创新,研究扩展到制度与结构层面、传媒专业理念与实践层面,探讨新技术对信息、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革新,并深入算法技术的内在机制之中,研究算法技术的工具性特质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互动关系,为算法植入价值观提供合理方案。

(点评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陈昌凤)

热点10

大数据视域下数字人文研究

入选理由:数字人文是一个由人文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算法模型等多方面技术和知识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代表了一种数字时代的新型知识生产范式。2018年,学术理论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从数字人文发展及其内涵演化出发,梳理了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的坚守与变革。2.数字人文研究在人文学科各领域的实践,如历史学领域的大规模史料数据化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时空可视化高级应用,考古领域的图像分析、色彩还原和数字重建,文学领域的文献库建设与文本挖掘,语言学领域的多模态语料库构建与统计分析等。3.对数字人文的学科前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的系统研究。4.数字人文成为高校图书馆支撑和参与学术研究的新兴路径。

专家点评:2018年,伴随数字中国理念的兴起和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的示范效应,数字人文研究进一步受到中国人文学界的关注,包括历史学、文学、语言学、图书情报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都加大了数字人文研究力度,催生了众多领域导向性专题数据库建设与探索性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是当代技术条件下的“典籍编撰”活动,也是人文研究在未来数字空间中延续繁荣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数字人文研究在利用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人文研究对人、价值观以及个案研究的悠久传统。如何借助新的数据资源和数字基础设施研究传统人文问题,同时逐渐吸纳跨学科、开放性、交叉性和计算型研究思维,还需要学界持续大胆探索。

(点评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信息资源中心副主任王晓光)

(责编:郭凯奇(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