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使命与挑战——

做高校建设的“助推器” 走创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8年03月19日16:13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3月19日电 “教育基金会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的优化有助于高教筹资体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有助于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双一流’大学建设,有助于学校增强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在3月17日举行的“大学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基金会秘书长杜鹏表示,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基金会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如何实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及其教育基金会必须直面的问题。

现如今高校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办学经费来源也越发多样化,大学基金会承担着筹资的重要责任,现已成为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1994年4月,国内第一家大学基金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在民政部注册成立,此后大学基金会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高校基金会已达570多家。

“近年来,我国高校基金会的捐赠规模不断扩大,筹资策略日趋成熟,项目管理水平日益提升。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基金会的运作与国外高校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发展新路径,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杜鹏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基金会是高校发展战略的需求,肩负着物质经费保障和大学精神建设的新使命。当前我国教育基金会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我国教育基金事业创新发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基金发展路径,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浙江大学基金会秘书长胡炜表示,高校基金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理念创新、标准创新以及政策环境的优化,需要从配比政策、行业规范、评价体系、项目管理、基金运作等方方面面转变观念寻求突破,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捐赠文化氛围。众多与会代表还从推动高等教育捐赠专门法的建设、科学布局组织架构、培养潜在捐赠者、呵护校友捐赠、普及捐赠观念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我国的高校基金会还处于初创期,大学基金会在法律制度、税收政策、捐赠传统等方面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基金会要通盘考虑、全面分析当前问题,自觉地将自身发展融入‘双一流’建设进程,选择一条切合我国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发展路径,立足国情实现创新驱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长程天权说。

大学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主办,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财政部等相关领导、部分高校教育基金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还发布了《中国大学基金会发展报告(2018)》,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组织编写,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完成,是一本系统性观察大学基金行业的著作,记录了大学基金会的成长历程,对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熊旭 兰美娜)

(责编:兰美娜(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