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全球城市”创新实践推动新闻传播学转型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7)举行

2017年12月02日00:3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12月1日电 (记者姜泓冰)12月1日至2日,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7)在复旦大学举行。近百名国内外学者围绕“全球城市:传播与创意”的主题展开学术研讨交流。有学者认为,移动网络时代已涌现大量紧密结合前沿媒介技术、丰富多样的传播实践,赋予了城市更丰富多元的公共价值,中国学者应把握中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实现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转型与创新。

论坛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山大学广东省舆情大数据与仿真分析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云南大学传播与民族文化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中心合作单位河北省城市传播研究院等学术团队围绕论坛主题共计组织了9场主题小组报告。

移动网络时代,全球城市成为聚合了数据、物质、人等多重网络的世界性巨型节点,传播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的生存方式。当前,数字媒体渗透在城市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传播对于城市创意的意义得以突显,移动传播开启了激发新型社会实践,塑造了多样性的城市生活,赋予城市更加丰富多元的公共价值,实现大众的“城市权利”。本次论坛力图借此重大契机,通过“全球城市:传播与创意”这一主题,展示本学科在城市及新媒体研究方面的独特视角与价值,充分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对话,实现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转型与创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尹明华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在新媒体技术变革、传媒业转型的背景下,涌现了大量紧密结合前沿媒介技术、丰富多样的传播实践。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创新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论坛从城市的角度探讨媒介创意实践,符合当前城市发展所提倡的创新精神。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表示,本次论坛是继“媒体与传播研究的未来:媒介生态与大数据”、“可沟通城市与公共空间:论坛与工作坊2017”之后,中心近期主办的第三场重要学术活动。从这一系列学术活动开展的情况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独特的城市化进程经验场域,以城市传播这一主题与国际交流对话,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效。黄旦认为,在数字化、城市化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学者应当紧密把握当前创新性的传播实践,在新的气象上把握中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利用上海思南公馆思南读书会的个案,探讨公共阅读的具身实践如何再造城市传播网络。她认为,当前在上海“人文心脏”思南公馆所举办的读书会活动,以新媒体高度嵌入的公共阅读新方式实现了复合空间的大众实践。这种感官融合的具身实践反转了传统语境中“读”与“写”的关系,交织了地理、交往与意义三重城市网络,塑造了新的社会交往关系,形成中国式的公共文化。

黄旦教授以“再学科化”为题对新传播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进行思考。他认为,十九世纪以来国内外社会科学学科建制过程中的预设前提,致使媒介技术的中心作用在主流社会科学中往往被忽略。当前新闻传播学科亟需反思大众传媒时代所形成的规范性认识,以经验性的视野促进理论范式创新,从存在论上重新考虑传播和人的关系,关注媒介技术所带来的新传播形态,以媒介作为思考的支点重新理解和评估媒介业,重新厘定新传播时代的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

本次论坛还举办了“融合传播与城市公共生活创新”圆桌论坛,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晔教授担任论坛主持。解放日报社总编辑陈颂清、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臧熹、《新闻记者》主编刘鹏、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予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等嘉宾围绕新闻传播业态变革,就当前媒体传播环境的变迁、新媒体技术形成的创意实践、机构媒体转型过程所遇到的角色规范变化、未来城市传播网络如何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责编:冯粒、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