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量力而行 “暑期账单”并非越长越好

李 伟
2017年09月07日08:59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量力而行 “暑期账单”并非越长越好

  从什么时候开始,寒暑假也成了拼爹妈的竞技场?

  一篇《14天14万!不能承受的暑假之重》日前在各大新闻网站转载。文中的上海朱女士算了一笔账:她带小女儿陪伴大女儿参加英国夏令营,夏令营费、往返机票、酒店住宿以及其他开销,14天逾14万。对比之前《月薪3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一文中描述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家长们纷纷跟贴晒出了暑假账单。但也有不少人疑惑:一个暑期就花这么多钱,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金钱在教育中所占的分量越重,是否就代表教育质量越好?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大范围崛起,教育投入不仅在资金数额上水涨船高,消费的花样也日趋繁多。课外班、兴趣班、海外游学、夏令营,各种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暑期,也拉长了父母的“账单”。

  《法制晚报》发起的一项暑期消费的调查显示,近1/3的家庭暑期花费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近两成花费过万。具体到支出项目,报班费和旅游支出是暑期花费的“大头儿”,631名被访者中有55.6%的家长给孩子“报了班”。

  “这不奇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报个启蒙英语班,一个半小时至少也得150—200元,每周两节一个月就是1200—1600元。”家住北京通州的张女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自己有两个孩子,每周有五天都在上课外班,上小学的大儿子以学科补习为主,五岁的小儿子则以兴趣培养为主。张女士透露,平日上学期间,孩子们的课外班也都维持在三种以上,这种情况在同学中很普遍。

  记者连线了中科院数学系硕士毕业后远赴美国深造、目前定居匹兹堡的初晴女士,想看看国外同龄孩子们究竟如何度过暑期时光。

  “其实跟国内差不多,周围小朋友的暑假也都是在‘旅游+夏令营+兴趣班’的组合模式中度过。”初晴告诉记者,她居住的学区大都是中产知识分子家庭,“年收入五万美金以上”,每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孩,有相当比例的全职妈妈,“美国的暑假很长,从六月初到八月末。如果小孩一直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大人也会受不了。”

  但显然,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了同等收入水平的中美家庭在承担子女教育上的经济压力是不同的。“比如,我报的最便宜的是足球班,50美元四天课,每天两个小时,相当于每个小时6.25美元。最贵的是一对一私教游泳,半个小时30多美元。”初晴说。

  事实上,让课外班、兴趣班、海外游学、夏令营等项目充斥暑期的现象并非北上广深独有。并且,过去一直在高校中推行的国外高校人才交流与合作项目,近年来在多地中小学校也逐渐兴起。

  在如何看待“月薪3万还不能撑起孩子暑假”的问题上,多位一线教育从业者都认为应该“量力而行”。“不要认为舍得对孩子进行大手笔教育投入就是好事,也不要以花钱多少来衡量教育效果。”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看法很直接,“每个家庭必须结合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和孩子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假期生活。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把孩子过怎样的假期生活作为攀比内容,会令每个家庭不堪重负。”

(责编:魏楚云(实习生)、申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