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做学问首先要做人

解艳华
2017年03月06日08:51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小字号
原标题:做学问首先要做人

  “不用急,报告7∶00才开始,如坐地铁1号线,出A口即可。我报告太长,浪费您时间。”2月28日晚上5∶40,我收到欧阳钟灿院士的提醒短信,心里一阵温暖。没想到这位德高望重、年事已高的科学家,竟然如此谦虚并细心周到。

  晚上6∶30,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大礼堂,礼堂里没有几个学生,欧阳院士已经早早端坐在第二排,等待报告开场了。我走到他跟前,跟他握手问好。他再次抱歉地说,麻烦你跑一趟,浪费你时间了。

  报告从7∶00开始,容纳千人的礼堂坐得满满当当,大学生们被欧阳院士的传奇科研经历所吸引,礼堂里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8∶40,与预定时间一分不差,欧阳院士结束报告,连续100分钟,71岁的他一直站在讲台上,没喝一口水。

  演讲结束后,很多听会者冲向讲台,把欧阳院士团团围住:有几个大学生想请教他关于研究方向的问题;有一个家长询问如何给孩子进行科研启蒙教育的问题;还有一个学者从兜里掏出数张明信片和欧阳院士的照片,请他签名留念。这一刻,他宛若“明星”。

  讲座快结束的时候,我抓住提问机会,问了他如何看待“陈凯先之问”。他没有直接回答,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现成的科学家,成才没有捷径,大学生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做科研,不能求快。转而,他说:“崇尚娱乐明星这是暂时现象,将来会慢慢变化。我相信,还是有很多能坚守的科学家,学有学风。像我们中科院,很多老先生传承下来的科研作风,一定会延续下去。”

  几十年来,欧阳钟灿一直游弋在他钟爱的科学海洋里,并多次站到世界科学舞台上,但他心里始终有一个缺憾:在有些领域,我们中国人做得很好,可是国际上承认的程度与之不相称。

  “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让人必须运用这些成果,必须正视。总有一天中国人会达到顶峰位置。”

  2007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周培源诞辰100周年学术会上,作为周培源物理奖的获得者,欧阳钟灿应邀在会上报告了用对数、三角函数构成的人红血球的双凹碟型泡的解析解。报告结束后,著名的美国三院院士、生物力学创始人冯元桢教授站起来即席发言说:“听了报告如同饮了一杯美酒!”

  欧阳钟灿说,做科研,不要等,只“赶时髦”是不够的,还要“赶在时髦之前”。“探索自然最深刻的奥秘,就要沉下心来,毕竟,一生一公式足矣。”

  当问他对年轻人有什么希望时,他说:“要正直。做学问首先要做人,学术上也好生活上也好都要正直,这才是根本!”

  在求真、求善、求美三者中。欧阳钟灿最看重“求真”,“美是修饰性的东西。不用说,研究科学规律就是为了求真,即使处理其他问题时也一样要求真,这时往往还需要勇气。只有求真才能把握实质的矛盾冲突,找到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按这个原则来处理问题,有人可能暂时不理解。没关系,等一等,慢慢的他总会理解的。”

(责编:林露、贺迎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