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留学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最权威的留学信息

法国艺术留学管窥

2016年10月17日16:26 |
小字号

本文系人民网独家发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中国人到法国留学,自庚子赔款留学生算起,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现在想想,其实百年来留学生的选择并没有太大变化,除了商科,主要的留学领域还是理工、文科、艺术、医学这么几大块。其中艺术留学更是法国的传统强项,毕竟在20世纪中叶之前,巴黎当了差不多一百年的世界艺术中心。

在法国,艺术留学和其他留学一样,主要可以分成公立和私立两大类。公立艺术院校不收学费,每年只需数百欧元的注册费,如果是美术学院这样的学校,连材料都是免费的,这对家庭经济条件不算特别好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即便是收费的私立学校,每年的学费比起美国来说也相对低很多。再加上法国尤其是巴黎在艺术方面的感召力,每年来法国艺术留学的学生在学生总体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

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的GRANDE  ECOLE是法国教育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项重要模式,所谓的“高等专业学院”和公立大学的区别在于高等专业学院都需要通过专门的入学考试(concours),这些考试相当难,需要预科学习两年或者更长时间才有可能考取,录取率又非常低,这也就是法国特有的精英教育的大本营。

艺术学校虽然并不在GRANDE ECOLE 系统里面,可最好的那些艺术学校也有跟高等专业学院类似的特点。首先就是录取率极低,就拿电影领域排名第一的FEMIS(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来说,每年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欧盟以外的学生每年只录几个,这样的录取率足以让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望而却步。其次,这些学校都很重视实践,学习期间需要做大量的项目和作品,这也保证了学生不光有理论水平,也有足够的动手能力。

法国艺术留学在世界范围具有优势的领域有电影、摄影、纯艺(美术)、服装设计、音乐、戏剧等几类,对留学生来说,其实有另外一种简单的划分方法,如果从就业角度来看,可以把艺术院校专业分为研究导向和应用导向两大类。比如同样是音乐,音乐教育专业毕业一定适合向音乐教育方向发展,毕业生找音乐教师的工作理所当然;可如果学的是演奏、作曲或指挥专业,除了进乐团、独奏、作曲、指挥,也可以去做音乐教育的工作;如果是音乐理论、音乐史这一类的专业,除了去音乐院校做研究,也不是不能选择音乐教育的工作。当然,专业对口程度会有不同,不过在理论专业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有时候也不得不找一些跟本专业接近的类似领域工作。

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有些领域纯粹就是应用导向的,比如服装设计,服装设计当然也要学服装史,但来服装学院学习的留学生肯定还是以服装设计为学习目的,设计、打版、面料等专业涉及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差别,可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如果不是回国在服装院校教书,终归还是要搞实战;另一些领域则包含了应用和研究两种业,就拿电影来说,FEMIS(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当然是应用导向的,而国立大学系统里,巴黎三大比较偏向实践,巴黎八大则比较偏向理论。举两个例子:我认识的一位本来学商科的同学最后因为对电影的热爱,商科毕业后从大一开始从头学习电影,在巴黎八大从本科一直学到了博士;而另一位同学有家学渊源,有志于做一名导演,所以就来了法国,在外省读完语言学校之后,成功申请到了巴黎三大的电影专业,本科三年级就开始考FEMIS(因为FEMIS要求必须是bac+2 才能申请,也就相当于大二以上)。

这两条路线的学习轨迹差异明显,最后的职业方向也完全不同。像第一位读到博士的同学,最后他最大的就业可能就是回到国内高校或电影院校教电影理论方面的内容;而第二位同学如果她运气好的话,最后也许能成为一个导演。不过无论如何,两条路都不好走,第一条无需多言,在法国拿个博士大家都知道并不容易;而第二条路从一开始就更艰难许多,FEMIS的录取率放在那里,然后法国的高校留学要求申请人满?? 周岁,来了之后上语言学校一两年,再读本科两三年,可以申请FEMIS的时候基本已经有23 岁左右了,FEMIS是少数对年龄上限有要求的学校,只招收27周岁以下的报考学生,所以即便考生有心重考,留给考生的机会也就那么几年,再说还要考虑时间消耗和经济成本,不少人最后只能无奈放弃了。

要说毕业生在三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那还真是非FEMIS 莫属,近年来佳作频出的法国新一代导演弗朗索瓦· 欧容就是FEMIS的毕业生,《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的导演戴思杰以及中国独立电影的知名学者张献民也都是FEMIS毕业的。不过,考不上的同学也不妨换个思路,其他地方不也是学吗?文德斯(《柏林苍穹下》的导演)不也是卡在最终考试上最后学校没录取吗?人家还不是成了一代名导,所以最后可能还是看天分和机遇,以及你自己在这个领域有多少人脉。

最后这句“人脉”说得也许有些直白,不过这是大家都明白的情况,不仅是艺术,也不仅是现时代,整个人类文明历史大部分时期都是如此,艺术领域当然也无法例外。再加上艺术领域高昂的学习费用,能否学习结束后在法国找到对口的工作,获得不错的报酬,需要慎重考虑。这么说绝不是危言耸听,许多留学生来法国留学是

希望学成后在法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享受这里的福利和各种文化生活,可学艺术最后很难靠艺术工作在法国生活,学艺术不太能找到艺术方面的工作留下来。就拿服装设计专业来说,巴黎三大院校(ESMOD,工会,studioBERCOT )都有我认识的留学生,其中ESMOD在国内的知名度大概是最高,但大家也都知道ESMOD招的中国人太多,工会和studioBERCOT 在国内的知名度差一些,可根据业内人士的意见,这两家反而还更“物有所值”一些。这几家,尤其是ESMOD,每年招收大量中国留学生,这些留学生每年要交高额的学费,此外还要为制作衣服的机器和材料支出大笔费用,可她们(请允许我使用一个更为公平的代词,毕竟学习服装设计的留学生主要是女性)大部分没法在法国找到设计相关的工作。

真想要做专业对口的工作,恐怕还得回国去找。这也是所有人文社科和艺术类专业留学生面临的窘境。说到底,这还是因为法国并不缺人文社科以及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外国人来法国学艺术?热烈欢迎!在法国搞艺术或者找到一份艺术相关的工作?对不起,法国自己这样的毕业生都难得找到对口的工作呢!所以法国真正欢迎的是商科、工科的学生(因为各种企业、公司和机构需要类似的技术劳动力),这些领域的硕士毕业生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工作,签CDI(长期合同)留下来,工作两三年后拿十年长居(相当于绿卡)或法籍,有一份足够小康生活的工资(初始为年薪4万欧左右)。反观人文社科和艺术类留学生,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有这样的人生轨迹。就拿我认识的一些音乐领域的留学生来说吧,有一个女孩子本身学的就是音乐教育,在法国完成博士后就回国找到了音乐教育方面的工作,另一个做的是作曲和音乐理论的研究,在布列兹搞起来的大名鼎鼎的IRCAM当代音乐与音效研究中心,我们都很清楚,她就算博士毕业也不可能在法国找到对口的工作,最后基本还是得回国另谋出路。

当然,艺术专业的就业问题也和艺术领域自身具有的残酷竞争有关。音乐表演或纯艺专业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们能看到的演奏家都是从一场场残酷竞争中最终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不仅要有天才,也要有机遇和人脉。中国的艺术学生本来绝大部分就是因为中学文理科成绩不够理想才被父母或老师“塞”进艺术的窄门的,可这碗饭也并不好吃,这些家庭往往经济条件较好,其中有些特别宽裕的还能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深造一番,至少也能够镀镀金,回国找工作会更容易。这样一来,音乐教育这一类偏重教育的专业其实更适合这一类留学生,毕竟将来回国总还能找个教职,谋生还算有个保证。音乐表演和纯艺或者电影导演这一类的专业则更为冒险,如果不是特别特别有天分,如果不是特别有天分的同时还特别幸运(比如碰上了赏识自己的前辈或老师这种“贵人”),基本是没法混出头的,每年有多少艺术家、多少演奏家、多少导演出炉,最终要么被生活逼迫着另谋生路,要么就坚持坚持再坚持,最后潦倒一生。

我认识的一位巴黎华人钢琴演奏家,年轻时也得过最荣耀的国际钢琴奖,可最终并没能按照得奖青年演奏家的一般轨迹那样发展,娶妻生子后最终主要在做生意。这其中当然有机遇问题,可长期怀才不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生活状态。旅法华人演奏家朱晓玫的巴赫演奏这几年在中国火了起来,可她60 岁之前在中国完全是默默无闻。她最终等来了迟到的承认,这和她的性格有关,也和她在巴黎高等音乐学院有个教职有关,有份教职就能谋生。在这个很难靠艺术养活自己的时代,每个对艺术留学有兴趣的学生或学生家长真的需要考虑好将来的就业问题。除了艺术教育,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反而最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艺多不压身”的老话,即便在当下的艺术留学领域也一样适用。(文·艾洛)

来源:留学生杂志

(责编:陈琳(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