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美育的真正价值与实现路径分析

2016年09月05日08:56 | 来源:京华时报
小字号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强调的是从外在行为到内心情绪、情感体验的教化与塑造。“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礼记》中的这段话高度概括了“礼”与“乐”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及其交互影响。而《礼记》中的“乐”不仅是指音乐教育,而与今天的美育有着基本的对应关系。

美育的独特价值

古人对美育或者“乐教”的认识,首先是直指人心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对各种困境、难题会做出自然的反应,这是人的社会性行为的基础。

美育是对人的生物学属性的社会规范,同时也是对人的一种品德教育,是实现审美和人文素养提高的基础。“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是生物学属性,“声成文”是对自然选择和社会教化的结果,教育在这里的作用不仅是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习得,还可以让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标准。

因此,“声成文”是美育教育的基础性目标之一,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而“德音之谓乐”既是对艺术内容的要求,也是艺术育人功能的体现。美育的最高境界是教给孩子们“德音”,要教给他们最好的东西,既符合艺术规律又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这是对学校美育教育内容上的要求。

同时,“德音”也是育人功能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美育也要为历史存正气,弘扬社会美德。所以,美育是德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重要的基础。

从“德智体美”四育的结构上看,智育是开化心智、形成知识、掌握技能的教育,体育的目标是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德育是让人成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人,美育也是直接针对人的生物学属性,但它是要去改造,不是去放大人的生物学属性。只有美育是对人的生物学属性彻底的改造,是教育最重要的基础。

美育的“功用价值”

美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心体验的一致,这是中国文化强调礼教与乐教相互协调的基础。“礼”是“委曲婉转、自卑尊人”(《礼记·曲礼》),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要克制自己的内心冲动。“乐”则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冲动,让内在情感以符合社会和伦理规范的方式向外表达。“礼”“乐”结合可以达到消除内心不安、规范外在行为的目标,达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

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礼、乐”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中国古代的教育并不仅是对外在行为的约束,同时也极为看重对人内心不安、躁动、原始的生物学冲动的熏陶。

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实已经涵盖了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四个方面。首先,“礼、乐”是用道德和美育来教化,是“做人”的教育,让人的内心情感和外在行为既符合社会规范、又符合道德的要求。第二,“射、御”是“技能教育”,是古人在战争和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技能,是一个人能够安身立命最基本的技能。第三,“书、数”,是基础性的“知识教育”。“射、御”和“书、数”都是学完了直接用,只有“礼、乐”是教你做人,是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人的“六艺”就是我们现在的“德智体美”。

美育的实现路径

要实现美育的价值,从目前来看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技能的获得,一个是艺术的实践。

知识的来源包括语文、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等课程,甚至也包括了数理化、生物等课程,所有这些知识都可成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高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基础。其中语文、历史和地理是一个民族的人文、审美方面非常重要的载体。从美育的具体方面来讲,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既有艺术方面知识的习得,也包括艺术技能的获得。

教会孩子们基本的艺术特长,这也相当于我们语文课程里的字词句和阅读文章的功能,因此,美育教育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一定要把“教会”作为基础性目标,不管教会孩子们什么,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教会他们乐器、表演、朗诵,等等,但一定要教会。艺术教育的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教会”作为艺术课的一项基础性目标。不同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不同的学校班级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教育部提出的“体育艺术2+1”的目标,体现的就是“教会”,其中的“1”就是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艺术技能。

很多东西不做永远都不会。学弹琵琶当然要练,但是光练会了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去表演,因为自己练和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我们学语文,先从认字开始,然后组词,造句,再去读一整篇的文章,这整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受到思想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塑造,这是语文课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

因此,语文考试的内容包括认字、组词、造句、分析段落大意等,但最终一定会有作文。作文体现的是一种思想的能力,这是学生的内在素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教孩子所有的技能;但如果不让孩子去实践,孩子不能表演,就像语文课永远不教作文一样。

作为美育课程,没有实践,就没有内在修养的提高。只有“学”和“演”两者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美育的价值。(王登峰)

(责编:洪芳芳(实习生)、林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