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大规模抽测刮的是功利风?素质风?

弓箭
2016年07月25日08:0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大规模抽测刮的是功利风?素质风?

  在应试教育盛行的时候,人们常说,“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然而,在素质教育时代,考试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次数反而有所增加;规模不但没有缩减,反而继续扩大。

  如今教育刮的到底是应试风还是素质风?

  按理说应是素质教育之风,因为如今的考试名称一律改为“素质抽测”,但无论是内容、方法,还是结果,怎么看都和过去的选拔性考试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如今抽考的内容科目依然是和升学考试息息相关。小学校语数外三科是每次抽考必考的核心科目,虽然,也加上了其他“小科”,但音乐、体育考试由老师自己进行,只要有分数,按时上报就可以,至于如何考、考不考都是无关紧要的;其他小科虽然也参与考试,但考试的分数不作为对学校评定的依据,只是一个参考数据。

  语数外是严格的计算出分数,算出每一位老师所带班级科目的加权分,最后依次排出每一名老师的区域名次,最后集中再算出每一所学校的综合排名,以此类推,老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出每一名学生的名次。考试仿佛是教育部门治理教育的唯一方式,是学校统治老师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老师管理学生的制胜法宝。有的老教师感叹道:“怎么几十年了,教育走的还是老一套,能不能换个新鲜一点的方法?”

  其实,不新鲜是假的,但新鲜的只是名称,实质上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教育治理方式。

  在抽测的方式上,为了保证所谓的严格和公平,实行监考大轮换、改卷大轮换的方式进行。这个学校的老师去那个学校、那个学校的老师来这所学校。路上老师们的车辆互相“碰头”,好不热闹。这种抽测一般先在学校进行,依次乡镇区域,最后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市范围内的大抽测。方式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在喧嚣的背后,折射的依然是功利主义的教育观、教学观。素质抽测并没有错,但方式方法很重要。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只能把教育之路引向极端。教育并不排斥质量,但需要树立起全面的质量观。教育质量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教育教学本来就具有长效性的特点,基础教育更是为未来打基础的教育,成效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考察教育质量时不能急功近利,要制定出多元的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正是因为我们功利性的教育方式,眼中只有分数,而没有人的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甚一日,他们大部分都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

  反复抽测打乱了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节奏和频率,不得不停下来接受名次的折磨,家长和老师的拷问,受伤的心不知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才能修补好!

  但愿我们每一名教育者、管理者能真正树立起“生本的理念”,一切措施都以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为目的。

  (作者为基层教师)

(责编:贺迎春、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