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网友教育拍案 |
林日新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在将孩子从外县又转回南和就读后,作为家长的实验中学教师秦芳收到的一纸调令也被收回。之前,在她要将孩子转到县外上学的同时,秦芳接到了河北省南和县教育局的调令——将她从县城调至偏远的乡村任教。南和县为此共调动了9位教师的工作岗位。记者了解到,要求教师子女中小学阶段回本县就读的,并非南和一地。2012年8月,就曾有媒体报道距南和90公里的邯郸市大名县,多名教师也因子女不在本县上学而被调岗。(7月25日《中国青年报》)
此举原是南和县教育局为了保住“优质生源”,提升本县高考的升学率而出台了一项举措。据悉,此前,南和县教育局领导宣布了一项规定:凡是教师子女,中小学阶段必须在本县就读。此规定传达后还将子女转学到外地的教师,将被调离原工作单位,到该县较偏远乡村任教,且不能再评职称、评优评先;对于子女之前已经转至县外就读的教师,不调动工作,但不能评职称和评优评先。
当今的教育界,随着“超级中学”的诞生,超级中学成为高考状元的最大赢家,县城中学的辉煌不再,像湖北省黄冈中学这样的在全国赫赫有名的县城中学都难逃衰败的命运,更何况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县城中学呢?南和县正是如此。本来,为了保住“优质生源”,教育局出台一些应对措施,这是必然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这正如秦芳老师理解的那样:“这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大局之间的关系吧。教育局也是为了把全县的教育搞好!”
然而,教育发展不均衡,不是一个单位和个人能改变的,“限制教师子女外出”岂能是搞好本县教育灵丹妙药?那么其他阶层的“优质资源”你又能奈其何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那些“超级中学”集中了教育的优质资源——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学生,这是一般的县城中学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不可比拟的限制了教师子女这难道不是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选择权,对他们公平吗?为此,一些教师宁可被调岗也不让子女回本地就读,有的甚至进行“假离婚” 钻政策的空子。这样一来,这项看似很给力的政策又有什么效用呢?就笔者看来,教师子女并不是本县提高升学率的救星,只有靠政府平时多重视教育、多关心教师生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把本县中小学基础教育搞好,提升整个的教育质量,这才根本之法。
总之,因为子女不愿在本地上学,作教师的家长竟要调离县城到偏远乡村工作,折射的是教师弱势地位的无奈,是政府公权滥用的表现,更是对师德的践踏。这与社会曾出现的强拆、捐款、献血与师德绑架的众多案例完全是一种道理——呜呼,教师的弱势地位何日不再被强权蹂躏呢?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