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父母有心孩子无奈:把快乐还给童年--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兴趣班父母有心孩子无奈:把快乐还给童年

2013年05月27日13:34    来源:南昌日报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现在,不少用心良苦的父母“高瞻远瞩”地给孩子做的“精心”安排,结果既不是孩子想要、也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在这个大多数父母都会特别在意孩子的所需所想的时候,我们推出“关注儿童成长”系列报道,以期给万千家庭和父母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育儿思路。

  5月25日,刚刚把5岁的女儿交到舞蹈培训班的授课老师手上,38岁的大刘就在回程路上,同女儿同班同学的家长探讨起了孩子上大班的时候,给她报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知识培训班的话题。大刘的女儿目前上中班,每周六上午上舞蹈和语言表演两门兴趣班。“这些都是让她玩一玩的。不过等下半年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就必须‘认真’起来了。”记者问现在就考虑这些是否为时尚早,他说:“她现在什么都不懂,字不认识、简单的加减法也不会。学前班不学,等上学就跟不上了!”

  担心跟不上别人的学习进度、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所有家长把孩子送进特长班、文化班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早起先飞的“笨鸟”,真的就在日后的学习上比那些酣畅淋漓地玩、按部就班地学的孩子更有优势吗?记者连日调查采访发现,不少用牺牲童年快乐的代价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孩子,钱花了,才却没学到,甚至有的人还从兴趣班学来不少坏毛病。

  兴趣班:父母有心 孩子无奈

  每到周末,南京东路上的江西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就一改平日的冷清景象,门口车水马龙,都是带着孩子来参加培训班的家长。这样的“周末盛况”,在位于南昌市第二十九中的南昌市中小学生活动中心同样存在。每个周末,二十九中门口总是坐着许多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记者采访得知,不少人为了让孩子不落人后、处处领先,把双休日的学习计划安排得比平时上课还紧凑。为了“赶场”,家长和孩子早早从家里出门,中饭在外面随便对付一下后,随即又赶往下一个培训班。

  给孩子报兴趣辅导班,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风。这股风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和父母都盲目地参加进来。当对兴趣班的认识逐渐脱离陶冶情操、学有余力的阶段,并上升到为人生早作准备的层面时,课外辅导成了必修课、兴趣爱好成了苦修行。25日,记者在南昌市中小学生活动中心大门外看到,从兴趣班下课出来的孩子的脸上,毫无欢快愉悦的表情。

  和大刘的想法一样,柳女士对今年9岁上三年级的女儿目前参加的英语培训格外重视。在过去五六年的时间里,她根据女儿的喜好报了作文、拉丁舞、布艺DIY、十字绣等兴趣班,并对女儿总在三分钟热情过后即放弃学习的态度听之任之。但对目前正在学的英语,她则反复强调要好好学,因为“英语是一门文化课,对以后学习有用;再说如果英语学好了,未尝不可以成为孩子日后谋生的技能。”

  成绩单:钱“才”两空 受“害”无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孩子上什么兴趣班,父母的意见是主导。对父母而言,选择让孩子学什么,一般是有所考虑的。那么,孩子按照父母安排好的成长路线走下去,是否获得了父母期待的收获了呢?家住青山湖大道的盛女士就是一个吃过给孩子上兴趣班的亏、如今还在“深受其害”的“过来人”。

  盛女士的小孩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上学四年来,家里人一直在为孩子写字的问题烦恼,而这个烦恼就是给孩子上兴趣班带来的。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时,为了早点让孩子把字写好,盛女士给儿子报了个硬笔书法的兴趣班,学写铅笔字。过了一段时间,盛女士发现儿子写字时的握笔姿势非常不正确。因为姿势不对,儿子的字写得丑而慢。为此,盛女士曾找到兴趣班老师,可几经交涉,兴趣班的“书法”老师依然固我,并反将责任归咎为孩子用心不专、用功不够。

  盛女士说,跟她儿子上了同一个硬笔字兴趣班的孩子,不少人现在都还存在写字握笔方法不对的问题,而她儿子现在则是班上写字最差的一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语文老师去年曾找到盛女士,表达了以后单独给儿子布置作业,以让他尽量少写字,先把握笔姿势纠正过来的想法。考虑到这可能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她婉拒了老师的好意。盛女士说,自己本来是指望上兴趣班学点知识、写手好字的,可没想到大人的心思和小孩的辛苦都白费了,好东西没学到不说,还落下了这么个坏毛病。她忧心忡忡地说,这写字握笔的姿势,什么时候才能调整过来呢?

  建议:孩子为主 兴趣为先

  某省直机关幼儿园易老师认为,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课外兴趣辅导班对孩子的成长确实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实现孩子素质的提升、丰富孩子的人生视野、培养文体特长,兴趣班比学校课堂更具优势;另一方面,借助兴趣班的专深教学,可以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填坑补缺、扬优成势的作用。但是,要让孩子真正快乐地从兴趣班上学到东西,做家长的,必须要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并注重兴趣的引导和保护,真正把兴趣班交给孩子。

  易老师的说法,盛女士深表赞同。儿子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盛女士征求他的意见,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儿子吹萨克斯。在与老师交流时,盛女士拒绝了对方提出的给孩子设目标、定要求的建议,坚持不给孩子任何压力,随他自己“吹着玩”。由于有兴趣没压力,儿子对乐理、识谱、吹奏等的掌握反而比那些参加了一对一培训的同学还好。

  不少幼教老师表示,孩子参加兴趣班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做父母的应该进行反思。孩子与父母的兴趣不合拍的兴趣班,既剥夺了孩子自由自主的快乐,同时又不能给成长带来任何正向的收益。所以,学什么兴趣班、报多少兴趣班,一切要以孩子为主。孩子有兴趣了,不仅自己能学得开心,父母也才能看到期待中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兴趣班交给孩子,就是把童年交给快乐。有开心的兴趣班,有快乐的童年,就肯定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而这些,正是父母希望看到的。(记者 吴思勇)

(来源:南昌日报)

(责编:袁勃、熊旭)

相关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