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内涵(凭栏处)

张志坤
2017年07月13日04: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具体内涵是什么?笔者以为,“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不能简单地照搬所谓的“西方标准”,必须建立中国自己的认知体系。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要明确“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内涵。

  “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内涵应该有哪些?“三个统一”和“三个体现”是关键点。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大学的根,任何一所中国的大学,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国公民,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更是这样。它所培养的人主要是为中国服务,为中华民族做贡献,而不能简单地充当出国留学预备学校,或者外国高素质国际劳动力的训练场。引领中国大学发展的中国“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应该是民族的,民族特质应该成为中国大学的第一特质。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还应同世界有广泛的联系,在世界多样化的大学群体中独树一帜,成为一抹独特的风景,其模式、经验、举措、成果等各方面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在进行中华文化最集中、最高端表达的同时,也代表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表达,从而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大学是学术高地,“世界一流大学”更是世界性的学术高地,中国的大学还必须是政治的高地,越是一流大学,越要在政治上十分突出,越要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价值高端与高效的载体。西方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培养资产阶级的叛逆,而是培养资本主义的新力量。中国的一流大学必须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这是不可动摇的办学方向。

  职业导向与全面发展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要义,“世界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人才,也培养一流的人才。而所谓一流的人才,就总体而言,都是一些全面而均衡发展的人,越是卓越的人才越具有这样的特征。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目前,就业水平几乎成了衡量中国大学水平最直接的指标。“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高水平就业与高水准就业的大学。因此,职业导向必然要成为中国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的导向。既要以职业为导向,又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这就需要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促进大学健康发展。

  “三个统一”之下,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有3个具体体现:

  体现在制度上。任何一所中国大学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世界一流大学”也不例外,共产党组织在大学居于核心地位的状况不但要继续坚持下去,而且必须进一步强化,这是中国大学制度的根本方面。这一具有根本意义的制度构架,决定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模式与基本面貌迥异于西方的“世界一流大学”。

  体现在思想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中国大学教育的根本指针。在教学安排上,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在教育管理上,大学里的各级共产党组织必须得到加强与巩固。西方所谓“大学独立”的理念与做法,在中国行不通,也没有存在的空间。

  体现在功能上。在“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构架中,“传道”始终居于不可动摇的首位。建立中国“世界一流大学”评估评价体系,“传道”应当是首要指标。因此,中国大学应始终把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认同作为第一要务,把价值观教育当作大学教育的核心功能。

  “三个统一”“三个体现”构成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内涵。能否正确把握,关系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成败。

  (作者为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13日 18 版)
(责编:崔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