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命题趋势预测 稳中求新
中公教育 |
2010年10月13日15:4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从今年大纲的申论部分与去年大纲完全一致的情况来看,今年的申论考试应当与2010年的真题不会相差很大,在变与不变之间,保持稳中求新的趋势,即在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追求一定程度、局部领域的创新。其中主要的不变应当是题量、阅读量、题材范围和难度,主要的变化点则可能在于题型。
一、题量、阅读量基本保持不变
就近年来国考申论真题的趋势来看,给定材料的容量基本稳定在6000到7000字,内容包括理论和事实,主要来源仍为公开的领导人文章讲话、党和政府文件,以及媒体报道,所需的阅读时间大概在40分钟左右。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试题仍将采取“四题模式”,其中第一题会拆分为两个小题。以2010年国考省级申论试题为例:
二、试题设置不局限于既有题型
大纲规定申论是能力考试,因此大纲中对能力的描述对于申论的命题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今年的考试可能会出现其他类型的试题,在题型上出现某种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下面两个表格分别针对省级和市级不同能力列举可能的提问方式:
省级能力分析
市级能力分析
三、题材“一体五面”,主题遵循“一纲”
在可见的将来,申论所考的问题依然是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一体五面”新要求,即政治文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文明”建设的布局,无论在具体题材上怎样破题,怎样组织事件和观点,就题材的根本属性而言,都不会超出“一体”——全面小康社会、“五面”——五大文明建设的范围,而统领这些题材、解开这些问题的主线和钥匙就是“一纲”——科学发展观。
由此,考生就要为自己明确理论学习的方向、范围和重点,把各种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归纳到“一体五面”之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全面应用,使自己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准确应对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可能出现的题材。
四、难度一如既往,不会再次提升
去年的国考申论考试虽然针对考生类别在考试形式上做了一些区分,题型有所变化,但总的材料阅读量、作答字数要求没有明显变化,甚至由于高难题型的退隐而导致省级试卷的难度比上两年略有下降。命题将在精度和细节上进一步着力,考生复习也就不必在难度上太下功夫;但以往的一些新、难、巧、怪题型,如辨析改错,考生仍应加以适当关注,在复习过程中投入一部分精力,对此类题型做到有备无患。
尽管今年国考仍将持续“百万人报考”的高热度、高竞争度,但国家考试组织部门表示不会因报名多而提高难度。因此,有政策托底在前,命题难度趋稳的形势在后,考生完全可以有充足的信心,放胆一试,并力争谋早、谋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复习。
一、题量、阅读量基本保持不变
就近年来国考申论真题的趋势来看,给定材料的容量基本稳定在6000到7000字,内容包括理论和事实,主要来源仍为公开的领导人文章讲话、党和政府文件,以及媒体报道,所需的阅读时间大概在40分钟左右。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试题仍将采取“四题模式”,其中第一题会拆分为两个小题。以2010年国考省级申论试题为例:
![]() |
二、试题设置不局限于既有题型
大纲规定申论是能力考试,因此大纲中对能力的描述对于申论的命题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今年的考试可能会出现其他类型的试题,在题型上出现某种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下面两个表格分别针对省级和市级不同能力列举可能的提问方式:
省级能力分析
![]() |
市级能力分析
![]() |
三、题材“一体五面”,主题遵循“一纲”
在可见的将来,申论所考的问题依然是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一体五面”新要求,即政治文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文明”建设的布局,无论在具体题材上怎样破题,怎样组织事件和观点,就题材的根本属性而言,都不会超出“一体”——全面小康社会、“五面”——五大文明建设的范围,而统领这些题材、解开这些问题的主线和钥匙就是“一纲”——科学发展观。
由此,考生就要为自己明确理论学习的方向、范围和重点,把各种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归纳到“一体五面”之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全面应用,使自己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准确应对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可能出现的题材。
四、难度一如既往,不会再次提升
去年的国考申论考试虽然针对考生类别在考试形式上做了一些区分,题型有所变化,但总的材料阅读量、作答字数要求没有明显变化,甚至由于高难题型的退隐而导致省级试卷的难度比上两年略有下降。命题将在精度和细节上进一步着力,考生复习也就不必在难度上太下功夫;但以往的一些新、难、巧、怪题型,如辨析改错,考生仍应加以适当关注,在复习过程中投入一部分精力,对此类题型做到有备无患。
尽管今年国考仍将持续“百万人报考”的高热度、高竞争度,但国家考试组织部门表示不会因报名多而提高难度。因此,有政策托底在前,命题难度趋稳的形势在后,考生完全可以有充足的信心,放胆一试,并力争谋早、谋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复习。
(责任编辑:郝孟佳) |
相关专题 |
· 人民网公务员考试-申论 行测 公务员考试辅导 公务员面试 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 |
热图推荐 |
|||
|
| ||
|
|
播客·视频 |
|||
|
|
小编推荐 |
·[求职]"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 大学毕业生3成想创业 ·[公考]李永新主编2010国家公务员教材:申论行测 ·[公考]北京公考录取比例15:1 行测最常考16题型 ·[大学] 北大才貌双全的校花 心理学考卷惊现雷人经典 ·[大学]最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金融工程硕士求职总结 |
频道精选 |
|||
|
|
||
[一语惊坛] 颁奖时官员争相露脸,追责时岂能溜之大吉 [论坛]温家宝"至死方休"为哪般?·英雄,发明出来有啥用 [访谈]汾酒集团李秋喜谈酒文化·宣传部长谈文化体制改革 [辩论]对农民工放开户籍限制?·怎么看腾讯360网络战? [博客]重庆区委书记兼职风水先生? 文化部为何取消"偷菜" [博客]女生被轮奸围观者竟喊加油? 女皇武则天有多少男宠 |
无线·手机媒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