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个性化案例,我需要简单得介绍一些背景内容,从题目中大家可以清楚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比较棘手的个性化咨询案例。
这个案例主要难点在于: 一、陈同学的高考估分560分(面谈时考生家长坚持用高考564分做志愿方案),550分-570分这个分数段的成绩在天津被家长及考生戏称为“上吊分”,这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段,这个分数段学生居多,同学间从众心理厉害,喜欢攀比,报考的院校也是最容易扎堆和失手,尤其是对于天津家长及考生对院校地域的选择都集中在北京、天津和上海情况下更是要面临这样难选择、选择难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分数家长想高报怕风险,想低报怕浪费,家长总有心不甘、情不愿的难受劲。
二、陈同学家长曾遭遇过两次填报高考志愿失败的惨痛经历。陈同学姐姐07年高考557分以一分之差未被一本A类院校录取,被一所一般的一本B院校录取而不愿意就读选择复读。08年该生姐姐高考成绩588分,在填报志愿之前曾经咨询过甲学校并获知考入该校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在实际报考时却选择了乙学校,结果考生姐姐再次以极小的分数差从乙学校落榜,最终他姐姐只好带着遗憾接受一所一本B类的高校。两次很不错的高分却因没有科学合理的填报志愿使得考生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留下难忘的遗憾和伤痛,连续两次在女儿高考志愿上由于没有好好理解掌握填报志愿政策和技巧而惨痛失利情况下考生父母已经没有勇气和信心报考好09年儿子的高考志愿了,于是他们千方百计提前联系我们。
应该说陈同学是我接个性化方案中最早一个报名,最后一个面谈设计方案的学生。之所以是最早一个报名,那是考生父母的用心良苦,希望能找专家给孩子志愿好好把握;之所以是最后一个面谈设计方案,那是我希望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个方案,同时方案放在后面我会搜搜集更多有用的信息周全分析方案设计。
从接收方案到和考生面谈,我和考生家长有过无数次电话交谈,不断了解考生的情况,从考前的精神状态到考后估分多少,以及和家长交流他们的看法。考生家长经过两个孩子三次高考后已经对填报高考志愿有比常人所不能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但是面对孩子棘手的“上吊分”以及众多“看似合适”的高校依然无法下手,更多表现出徘徊、犹豫甚至求稳保守的心态,家长的心思我特别能理解,孩子的志愿今年不论如何都应该好好设计好,不能重蹈考生姐姐的失败。家长多一份期待,我也就多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下面介绍陈同学的情况和方案设计: 1、学生情况 陈同学,理科,男生,是一个性格温和、做事低调不爱张扬的孩子,他对自己想学习的专业和意向高校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专业锁定在电气信息类、土建类、经济类,高校倾向于985、211为主理工科院校,其他的只需要帮助他理顺的思路和开阔视野就可以了。
陈同学的成绩从高一到高三一直是在走下坡路,在年级的排名一直在下降,从一模、二模以及高考估分中也得到证实,在后来的面谈中了解到陈同学父母为了孩子升学的方便从外省迁入天津市,而陈同学多少还是不大适应天津的教学模式。
2、学校意向 陈同学有本科毕业后到国外深造的想法,同时就读地区也不仅限于北京、天津和上海,因此我们可以在尽量满足985或211大学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地区。最初陈同学父亲给我列出学校的一个大名单,当时我们计桥对天津一本线和二本线的预估分还没有出来,社会上有很多版本的一本线和二本线估分,陈家长也是我们高考GPS持卡用户,他根据我们高考GPS系统的排名推荐列出一下的一A学校大名单: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看着这些高校名单我不由为家长担心,家长依然没有很好掌握填报志愿的内涵,光是考虑什么样的分数或什么样的排名就能报考什么的高校,依然是病急乱求医的心态,缺乏对综合信息的分析判断,如大小年、地区倾向、招生计划变动、合适专业多少、学校特点、孩子个性等内容。
于是我只好根据上述要素挨个学校跟家长讨论分析去除一些不太合适的学校,最终保留了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3、方案确定 跟考生面谈安排在6月14日下午,那时已经有很多中学提交正式志愿报表,陈同学所在的中学也要求当天下午提交正式志愿报表,因此我们制定的报考方案也就最可能成为最终的方案了,我必须好好结合刚刚了解的信息和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再次跟家长和考生交流寻找最合适的方案。
和陈同学的单独交流很顺畅,对他的性格特点、优势特长以及意愿专业等都有比较准的把握,因此对院校的再次精心甄选就是我和家长及陈同学的核心工作。我一方面努力说服家长这样的分数冲击985或211的高校要承担多大风险、有多大的把握机会,同时安排好一本B类保底学校,努力做到各批次设置合理的保底学校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高校分析: 考生陈同学2009年高考估分564在天津理科学生中的预估排名为5826名,大概浮动范围在5013 - 6818名之间(排名由计桥高考提供)。
一、中南大学 (招生计划:108人) 2005年 排名范围:273-11940 推荐排名:10286
2006年 排名范围:1348-6561 推荐排名:5281
2007年 排名范围:666-9354 推荐排名:7707
2008年 排名范围:840-5852 推荐排名:4728
二、中国农业大学(招生计划:143人) 2005年 排名范围:955-7968 推荐排名:6689
2006年 排名范围:656-5768 推荐排名:4605
2007年 排名范围:515-8841 推荐排名:7286
2008年 排名范围:280-5393 推荐排名:4298
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计划:55人) 2005年 排名范围:213-9970 推荐排名:8507
2006年 排名范围:775-9708 推荐排名:8150
2007年 排名范围:940-4854 推荐排名:3837
2008年 排名范围:1125-7097 推荐排名:5852
四、华东理工大学(招生计划:74人) 2005年 排名范围:101-11940 推荐排名:10286
2006年 排名范围:775-10197 推荐排名:8606
2007年 排名范围:1274-4234 推荐排名:3275
2008年 排名范围:1173-9107 推荐排名:7640
五、华南理工大学(招生计划:30人) 2005年 排名范围:1157-11940 推荐排名:10286
2006年 排名范围:2363-9708 推荐排名:8150
2007年 排名范围:764-3740 推荐排名:2862
2008年 排名范围:1849-12920 推荐排名:11210
从地域条件来看,北京和上海报考的人数众多,陈同学竞争力比较弱,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不是合适选择;从大小年来判断,华南理工大学09年应该会是大年,排名会往上升,风险加大,应放弃;从合适的专业数量来看,中南大学合适陈同学的专业太少了,不是很合适的选择;从陈同学选择意愿来看,他更喜欢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学校氛围和学校位置;从排名推荐上来看,陈同学进入电子科技大学机会比中南大学大;从招生计划变化来看农大减少6人,中南增加16人,电子科大增加20人,华东理工增加2人,华南理工计划没变。综合上述分析,电子科技大学是相对最优方案。重要的是我们计桥咨询师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今年报考四川高校的人数在减少,同时报考电子科技大学更少,很多的考生把目标院校转移到武汉、长沙、合肥,甚至是广州这些北方学生不大乐意就读的地区,这样信息再次佐证我的判断。
最终锁定电子科技大学多少出乎家长的意料,虽然他们以前考虑过,但感觉风险比中南大学大而没有优先考虑,他们却一直看好中南大学,经过我一系列耐心讲解后慢慢理解我的设计安排以及他们能够接受的风险。
为了使这个报考方案更加稳健,我在一本B类院校选择一所陈同学老家所在地211高校作为托底学校,这所高校4年来录取一直比较平稳,专业不错,是一所万一一本A类院校失手后不错的托底学校,家长和考生对这样的安排非常满意,而原先他们填报的不是这所学校。
虽说“上吊分”报考难度加大(其实哪个分数段的志愿都不容易处理),虽说家长有过报考失败的惨痛,但是只要我们咨询师能够为家长和考生想之所想、急之所急,设身处地分担他们忧虑,真心实意做好每一步,我想这样个性化方案才能更加物有超值,让他们充满期待而来满意开心而归,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
更多专家指导高考志愿填报
(责任编辑:尹成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