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賡續紅色校史 打造文化樣本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我們是耕耘者,要培育出國家科技發展所需的參天大樹!”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電”)原創大師劇《星河引航》首輪公演拉開帷幕,數千名師生走進禮堂,重溫西電物理學科創始人王一平及其夫人胡昌璧潛心科研、矢志育人的歲月。這是一場特別的思政課,是西電以戲劇為載體,賡續紅色校史,厚植革命家精神、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西電依托豐富的紅色校史資源,打造出多部原創“紅色校史劇”“科學大師劇”。“這些深受學生喜愛的‘精神大餐’都是挖掘校史、傳承精神的載體,離不開創作團隊的細心打磨。”西電大學生藝術團話劇團指導老師仝斌的話,道出了西電師生用敬畏之心打磨作品的艱辛。
今年3月,西電原創校史劇《從延安走來》開始籌備,為還原愛國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歷史場景,主創團隊查閱大量校史檔案、走訪延安革命舊址、聆聽先輩事跡,在排練中反復推敲細節,把對歷史的敬重注入每一句台詞、每一個舞台場景。“為了傳遞先輩的精神,每個人都全身心投入角色!”該校人文學院2023級本科生靳雅雯說。
歷經6個月打磨,《從延安走來》正式開演,觀眾們隨著紅軍遺孤延思英,一同回望那段風雲激蕩的歲月。“最打動我的,是吳澤光校長在窯洞裡研制通信設備的情節。‘艱苦奮斗、自強不息’不是口號,是刻在西電人骨子裡的精神!”該校計算機類2025級新生馬得俊難掩激動地說。
“讓學生對革命理想升騰起敬畏,是我們創作的初衷!”《從延安走來》幕后編劇之一、西電教師朱君杰道出了所有主創的心聲。
從零基礎打磨基本功,到親手搭建舞台場景﹔從逐字逐句圍讀劇本,到劇目走出校園、成為陝西乃至全國的紅色文化樣本……這份成績的背后,是西電師生對校史的深刻理解,更是學校以戲劇為載體、提升思政引領力的生動實踐。
(記者 張哲浩 李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