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20條實招促進學生身體強健

2025年11月20日08:37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20條實招促進學生身體強健

如何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切實促進學生體質強健、實現全面發展?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體育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這一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意見》提出,到2027年,以義務教育階段為重點,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的要求全面高質量落實,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優良率,畢業生運動習慣養成率顯著提升。為此,《意見》提出了涵蓋八個方面的20條舉措。

首先是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從保障體育時間來看,《意見》明確基礎教育階段重點統籌課內外、校內外積極推進落實“2小時”要求,通過增加課時、開展課間體育活動、豐富體育課后服務等措施加強體育時間保障,高等教育階段強化體育課程落實和鍛煉頻次要求。在此基礎上,《意見》要求提高教學質量,一體化推進教學改革,從課程設計、實施形式、內容與負荷等方面著手,讓學生喜歡體育、掌握技能、形成習慣。

在健全訓練競賽與人才培養體系方面,《意見》要求學校科學設計群體性體育活動、體育競賽和人才培養體系。群體性活動強調面向人人,形成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周周有比賽的發展新樣態。競賽體系聚焦牽引帶動,構建定位清晰、層級分明、銜接有序、優質高效的競賽體系。人才培養著眼暢通規范,鼓勵各學段在現有招生政策范圍內進一步暢通體育人才培養機制與成長通道。

在壯大體育骨干力量方面,《意見》指出,要統籌中央政策要求和學校體育發展現實需求,提出建設國家級示范性學校(體育健康類)、探索體校與中小學結對發展模式,建設新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強學校體育骨干力量建設。

在改進體育監測評價方面,《意見》要求深化學校體育評價改革,將體質提升、技能增強、運動參與、習慣養成等作為評價重要指標,淡化考試選拔性、強化正向激勵、加強過程性評價,引導各地進一步明確工作導向。完善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建立結果互為監督、突出過程評價的監測體系,建立“監測—干預”聯動機制,強化結果運用。特別是針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要求各高校“一校一策”實施大學生體質提升專項行動。(記者唐芊爾)

當前,體育教師師資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意見》提出,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探索構建以專職體育教師為主體、體育教練員為輔助、兼職體育教師(教練員)和社會力量為補充的新型體育師資隊伍。

針對各地體育活動開展條件有限的情況,《意見》要求強化條件保障。針對學校體育場地空間不足問題,鼓勵創設小型化運動鍛煉場景,打造校內“微運動場”,加強社會資源共用共享。要緊跟科技發展和教育治理趨勢,創新提出實施數字賦能學校體育系列工作措施。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和學校各方力量,通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管理保障等,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和運動傷害風險防控。(記者唐芊爾)

(責編:李昉、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