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農牧大學面向農牧民開展技術培訓、聯合企業研發新產品
這個科技小院成果多(創新故事)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深秋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天藍水碧、層林盡染。乘車駛出市區,沿318國道西行50多公裡,便來到位於百巴鎮增巴村附近的西藏林芝巴宜藏豬科技小院。
這個科技小院2023年7月正式挂牌,由西藏農牧大學和林芝市農業農村局、林芝市科技局、巴宜區科技局、百巴鎮人民政府、林芝薩亟布實業有限公司、西藏神鷹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建立。西藏農牧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老師、科技小院負責人張紅亮告訴記者,科技小院佔地70余畝,除了辦公樓、宿舍,還有實驗室、獸醫室、圈舍、飼草料加工車間等,設施齊全、功能齊備。
“科技小院是我們踐行‘博學為農、精業興藏’校訓的一種探索。”科技小院首席專家、西藏農牧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商鵬說,藏豬又稱藏香豬,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西藏農牧民重要的食物、經濟來源。多年來,西藏農牧大學原校長強巴央宗教授帶領科研團隊,開展了藏豬保種、選育、遺傳改良、開發利用等系列研究,選育出快生長、高繁殖等藏豬新品系。
為盡快把這些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更好培養創新人才,科技小院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統籌科技服務、科研規劃、人才培養等。這裡的師資團隊以西藏農牧大學科研團隊教師為主,教學、科研、服務“一肩挑”。同時,動物科學學院的研究生輪流分批入駐科技小院,實地學習操作技能。
成立兩年多來,科技小院各項工作扎實開展。科技小院師資團隊累計開展藏豬養殖技術培訓13場次,向農牧民傳授規模化飼料配方優化、半舍飼補飼、高原疫病綜合防控等技術,使得養殖成本持續降低、收入逐年增加。他們還聯合當地龍頭企業,累計研發“藏香豬紅燒肉罐頭”等9款產品,依據藏豬8個生長階段研發9款飼料配方並推廣,年產量達2000噸以上﹔成功創建“西藏自治區藏豬種質資源庫”,建立藏豬遺傳資源保護和技術體系,為藏豬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科技小院採訪時,記者見到了在此駐守的西藏農牧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王向東、周有才。交談中得知,兩個小伙子經過實習,已能熟練掌握多項藏豬養殖技術,成為扎得下根的農業科技“多面手”。
依托這個科技小院平台,90余名本科生主持國家級、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0項,獲得國家級榮譽稱號4次、自治區級榮譽稱號5次。多名本科生、研究生畢業后迅速成長為基層畜牧站技術骨干、合作社負責人。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0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