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吉爾吉斯斯坦“中文熱”背后的驅動力

2025年10月31日08: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你周末打算做什麼?”

  “我打算做中文作業。”

  “很好!你呢?”

  “我打算在家睡覺。”

  在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卡拉庫爾市一間20多平方米的教室裡,中文教師庫巴內奇別科娃正和幾名10多歲的孩子練習中文對話,學生們生動有趣的回答不時引發歡快的笑聲。

  去年,庫巴內奇別科娃和家人創辦了一家中文培訓中心,目前已有約40名學生。“我一直想創立一所中文培訓機構,當中文老師是我的理想。”她說。

  26歲的庫巴內奇別科娃從小就對漢字著迷,她覺得“每個漢字都是一幅畫,有特別的意義”。她從中學開始正式學習中文。大學期間,她學習翻譯學,中文是必修課,她還在線上完成了蘭州大學的進修課程。

  2023年,庫巴內奇別科娃通過中方獎學金項目赴大連外國語大學參加漢語教師培訓課程,這次經歷讓她堅定了開辦中文培訓機構的想法。

  “第一次去中國的經歷很難忘,那裡比我想象中的更整潔,交通更便利,生活更加現代化。”庫巴內奇別科娃說,“在吉爾吉斯斯坦,想學中文的孩子很多,我希望幫助孩子們實現去中國的願望,感受真正的中國。”她還計劃和中國高校合作,邀請中國學生來吉爾吉斯斯坦,在交流中加深兩國年輕人的相互了解。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在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大三學生克爾季巴耶夫下課后和同學一起用吉他自彈自唱中文歌曲。“唱中文歌讓我感到很快樂。”他說。

  克爾季巴耶夫小時候喜歡看中國功夫電影,由此萌生了學習中文的想法。進入大學后,他成為翻譯學專業學生。“我很喜歡學中文:寫漢字、抄句子、看中文電影,常常學到深夜也不覺得枯燥。”大二時,克爾季巴耶夫去海南師范大學學習。“我交到了不少中國朋友,還看到了大海!”愛唱歌的他還在學校的留學生中文歌唱比賽中獲得第一名。“這是對我學好中文的最大鼓勵。”

  今年,克爾季巴耶夫將參加“漢語橋”比賽列入計劃單,希望能有機會去中國參加決賽。在他看來,這是一件“光是想想都覺得激動”的事。

  隨著中吉往來日益密切,學習中文正成為越來越多吉年輕人的熱門選擇。以奧什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為例,自2013年設立至今,學院已累計培養學生約1.7萬名,近600名學生通過獎學金項目赴中國留學深造。語言鋪路,經貿搭橋。在校園之外,熟練掌握中文的人才正成為推動兩國經貿往來的重要力量。

  “我們的蜂蜜來自天山牧場,天然純淨。”在今年8月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新疆喀什·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上,主賓國吉爾吉斯斯坦的展區格外熱鬧。吉出口發展和促進中心專家庫爾曼巴耶娃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向客商熱情介紹本國蜂蜜的優勢和亮點。

  庫爾曼巴耶娃告訴記者,如今,她身邊越來越多的商務人士選擇學習中文,認為這是打開中國市場的一把“鑰匙”。“掌握中文,不僅多了一項語言技能,更能贏得信任、抓住機遇。”

  交易會上,不少中國參展商被庫爾曼巴耶娃的專業表達和細致講解所打動。經過她牽線搭橋,兩國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她也從中深切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願吉中友誼如蜜般甘甜,浸潤兩國人民心田。”

  (據新華社電  記者江宥林、蔡國棟、黃思路)

(責編:李昉、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