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成長共同體成立 打造運河思政教育新生態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郝孟佳)25日,“運河聯通世界 思政奠基未來——行走的思政課大中小學一體化交流對話”活動在北京學校舉辦。活動中,由運河沿岸城市52家單位聯合發起的運河文化成長共同體宣布成立。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了解,“運河文化成長共同體”成員包括首都師范大學、北京聯合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北京學校、宿遷市第一高級中學等中小學,以及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中國水利博物館等文化資源單位。該共同體將整合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資源,打造“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文化共傳”的運河思政教育新生態。
啟動儀式上,共同體發布了2025—2026年度將實施的4項行動計劃。一是“少年運河說”國際計劃,將與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合作,開展“少年運河說”中英文演講大賽、中外運河城市“雲端對話”等活動﹔二是“運河思政種子教師”賦能計劃,將實施“運河思政教師研修計劃”,每年組織“運河思政種子教師”培訓,開放“運河思政”“運河文化進校園”等系列課程內容﹔三是“運河文化數字圖譜”共建計劃,將集成運河沿線所有教育基地的VR實景、研學任務和數字展陳,繪制一幅可游、可學、可感的“運河文化數字圖譜”﹔四是“流動的文脈”主題巡展與故事庫建設,將發起以“流動的文脈”為主題的互動式巡展以及“中國好故事—運河故事”“我的夢上太空系列—運河夢”等征集活動。
活動中,專家學者、大中小學干部教師通過主旨報告、案例分享、圓桌論壇等方式,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賦能運河文化傳承、運河文化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運河思政”家校社協同育人等話題。在“運河文化的活化傳承與創新路徑”“紅色精神探源與數字傳承賦能”兩場分論壇中,來自運河沿岸城市的20余家共同體單位分享了運河文化育人方面的創新實踐。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於成文表示,希望各共同體單位能夠進一步深入開展大運河文化研究闡釋,擦亮運河思政育人品牌,探索協同育人全新機制,推動運河文化與思政教育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融合共生,共同書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據悉,此次活動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大中小學“運河思政”一體化創新示范聯合體指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標准專委會、世界運河城市Canal Walk行動組委會主辦,北京市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北京學校承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