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專家學者熱議智媒時代的主流媒體變革

2025年09月23日11:13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活動現場。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供圖

活動現場。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供圖

人民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林露)近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北京文化論壇“雙向賦能:網絡文化創新發展”平行論壇專業沙龍在石景山首鋼園舉辦。本次活動聚焦“變革與重塑:智媒時代大模型助力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主題,來自學界與業界的專家教授、企業代表等就相關議題展開交流與討論。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方增泉在致辭中表示,在智媒時代的浪潮中,大模型技術為主流媒體的系統性變革提供了強大動力,要充分把握這一歷史機遇,以創新為驅動,以合作促發展,積極探索大模型與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讓主流媒體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建設文化強國貢獻更大的力量。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創新與未來媒體實驗平台主任喻國明在主題演講中闡述了主流媒體影響力演變的三大階段和四大病灶,提出主流媒體要突破“身份主流”天花板,需通過“制度軌”與“技術軌”的雙向突破,達成從“工具邏輯”到“結構邏輯”的認知升級、從“端口存在”到“平台級嵌入”的機制重構、從“單向輸出”到“系統協同”的接口開放、實現從“身份主流”到“能力主流”的能力躍遷,在平台社會中重建結構性影響力。

在圓桌對話環節,多位嘉賓就“AI大模型在媒體行業應用”“人工智能賦能廣電媒體的系統性變革”“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媒體如何借勢傳播”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開和提出,主流媒體應聚焦能引發公眾共鳴的價值傳遞,而非突出身份,避免引發抵觸心理。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時,既要以評價成果為導向,也需重視技術應用的全過程管理。

人民日報社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郭俊波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媒體如何介入傳播過程”成為核心課題。主流價值語料庫可能會成為今后大模型時代媒體介入一個很重要的方式,更好助力於宣傳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

(責編:崔競文、劉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