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聚焦核心能力提升 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2025年09月23日08:37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聚焦核心能力提升 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高校輔導員隊伍是和高校教學、科研、管理同等重要的“第四支隊伍”,是全學段思政教育的主力軍、全場域服務成長的引路人、全鏈條人才培養的助推者,是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和實現教育強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們要著眼高質量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科學謀劃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頂層設計與實施路徑,扎實推進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政治鑄魂,把牢立德樹人根本方向

政治性是輔導員隊伍的本質屬性,是隊伍建設的靈魂和根基。必須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確保輔導員隊伍成為黨的教育方針的堅定執行者和忠誠踐行者。一是堅持政治標准放首位,嚴把“入口關”。輔導員選聘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和指導工作,傳承紅色基因,強化政治擔當,確保每一位新任輔導員對黨忠誠,在思想、政治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從源頭上夯實隊伍的政治根基。二是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提升“思政力”。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將高質量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的各項任務明確細化,全方位融入輔導員工作全鏈條,從而推動輔導員隊伍在鑄魂育人、建設強大思政引領力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三是堅守意識形態主陣地,壓實“履職關”。輔導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責任意識和實戰能力非常重要,需要形成常態化學習機制,例如定期組織意識形態專題研討,開展熱點事件研判和學生思想動態分析,深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守牢育人陣地。四是發揮先進模范示范效應,增強“使命感”。輔導員工作需要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帶動效應,可以通過設置“榮譽輔導員”崗位,吸納社會各界先進代表加入思政工作隊伍,充分發揮先鋒模范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和專業優勢,形成強大育人合力,提升隊伍的榮譽感使命感。

能力固本,深化協同育人全新格局

專業化職業化是輔導員隊伍發展的方向,必須把提升輔導員隊伍核心能力作為固本強基的關鍵工程。一是搭建立體化成長型培養體系。圍繞輔導員隊伍職責任務和能力發展,以“傳幫帶”“長鏈條”“成長式”培養為導向,構建“新任輔導員專業化、骨干輔導員職業化、資深輔導員專家化”的三級培養體系,結合崗位職責要求對輔導員開展進階培養,搭建輔導員隊伍人才成長通道。二是支持輔導員在學思踐悟中淬煉本領。輔導員隊伍自身的實踐經驗對於學生的引導效果十分重要,因此要通過多崗位歷練、跨校區輪崗、校內外挂職鍛煉、參與重大專項等方式加強實崗鍛煉,增強輔導員的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三是分層分類建設菜單式課程矩陣。教育形式發展日新月異,對輔導員的能力素質要求也與日俱增,需要結合崗前培訓、日常研修與專題深造等環節設計分層分類培養框架,涵蓋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教育管理、心理健康、職業規劃等多個模塊,支持輔導員隊伍的多維度貫通培養。四是建立健全網格化協同育人新格局。以思想政治為引導、以專業力量為支撐、以朋輩互助為補充,構建“專兼結合、師生一體”的隊伍體系,從專任教師、黨政教輔和優秀研究生中選聘兼職輔導員,搭建“校內外資源貫通、多年齡梯隊銜接、教輔管角色聯動”的立體化工作體系,形成縱向貫通學段特點、橫向融通育人資源、多向聯通發展通道的網格化協同育人新格局。

機制增效,健全“選育管用”貫通鏈條

科學完善的體制機制是輔導員隊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必須著眼於輔導員隊伍全周期管理,構建環環相扣、高效運轉的“選、育、管、用”閉環體系。一是堅持“優中選優”選聘機制。輔導員隊伍建設需要不斷強化“遴選—培養—發展—考核—激勵”的全鏈條管理機制,應由組織、人事、學工、紀檢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選聘工作,聯合用人單位開展崗位實習與綜合考察,從源頭上保証隊伍質量。二是制定“有據可依”的工作職責清單。為解決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容易存在的職責邊界模糊、考核依據不足等問題,可以制定“專兼職輔導員職責清單與負面清單”。職責清單對輔導員在思政引領、黨團班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危機事件應對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做出界定﹔負面清單則列出對於履職不到位等情況的問責處理辦法。通過清單化管理,實現輔導員工作內容規范化、責任具體化。三是構建“四位一體”多主體考評體系。考核評價是工作的重要指揮棒,對於考核結果的運用更是考核是否有效的關鍵所在。應當實施個人自評、學生評議、單位考評、學校考評相結合的“四位一體”多主體評價,並將考核結果切實應用於職務聘任、職級晉升、績效分配、評獎評優等環節,形成鮮明的工作導向和激勵效應。四是打造“以獎促優”的榮譽激勵金字塔。發揮榮譽牽引作用,構建以“思政工作精品”為塔尖,以“優秀輔導員、十佳輔導員”“優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為縱向成長主線的輔導員獎勵榮譽“金字塔”。同時,將輔導員隊伍作為學校優秀年輕干部培養的重要來源,建立從考核優秀的輔導員中選拔黨政管理干部的長效機制。

科研提質,聚焦時代前沿破解難題

理論的高度決定實踐的深度,推動輔導員隊伍向“專家型”發展,必須提升理論素養,以高水平研究支撐高質量育人實踐。一是堅持研用結合雙輪驅動。鼓勵輔導員圍繞思政工作重難點、學生發展評價等方向深入開展理論探索與實証研究,拓寬輔導員科研項目申報渠道,推動優秀研究成果向實踐應用落地轉化。二是助力學術能力持續躍升。支持專職輔導員在職攻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博士學位,不斷提升其理論水平和學術素養,助力輔導員專家化發展。三是培育打造育人精品項目。聚焦思政工作創新實踐,系統推進思政工作精品項目、優秀工作案例培育和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精心設計、深度培育具有思想性、時代性、實效性的育人品牌項目,實現從“認知”到“認同”再到“踐行”的升華。四是建設校社聯動智庫平台。積極整合高校、研究機構、行業企業等多方優質資源,打造融輔導員培訓、研究和咨詢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智庫,推進思政工作領域的資源共享、功能集成與協同創新,構建“多元參與、共建共享、高效聯動”的輔導員賦能體系和育人生態。

數智驅動,全面提高智慧治理能力

數字技術革命深刻重塑教育形態,擁抱數智化,提升智慧治理能力,是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然選擇。一是筑牢數智素養根基。數智時代對輔導員隊伍能力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緊密圍繞趨勢感知能力、技術理解與應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和倫理判斷能力四個核心維度,設計理論與實戰演練項目,全面提升輔導員在現代教育治理中的數字勝任力。二是優化升級智慧思政工作系統。要結合思政資源精准推進、學生心理動態預警、學業困難智能診斷、職業生涯模擬規劃、校園危機事件研判與快速響應等重點工作,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學生工作全流程的數智化轉型升級。三是持續建設輔導員數智賦能平台。加強數據動態追蹤與輔導員畫像分析是新時期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要全面整合輔導員基礎信息數據庫,積極匯聚校內校外優質資源,打造集培訓學習、學術研究、實踐交流、職業發展等功能於一體的“輔導員+”綜合賦能平台,構建資源互聯共享、育人效能聚合的智慧中樞。四是不斷深化智慧治理體系中的應用創新。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是學校智慧治理體系中的重要支撐力量,要將學生的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全面融入學校各領域應用場景,推動思政工作從傳統模式向數據驅動、人機協同、智慧決策轉型升級,構建精准高效、系統聯動、可持續發展的治理體系。

(作者:王易,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