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岩漿海洋或於45億年前形成並在1億年內快速凝固
中國科學家精確測定月球“嬰兒期”演化關鍵時間
2025年08月07日08:34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222


人民網北京8月7日電 (記者李依環)月球,作為地球最親密的鄰居,它的“嬰兒期”是什麼樣的?近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團隊合作,對一塊名為“NWA 14729”的月球隕石進行了原位同位素定年分析,給出了答案:月球的“岩漿海洋”在45億年前就已形成,並在不到1億年的時間內迅速冷卻凝固。
這一發現為理解月球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線索。相關研究成果《古老而快速的月球岩漿海洋的鉛同位素証據》今天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
圖為隕石“NWA 14729”照片與Pb-Pb等時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供圖
“這是一塊來自月球高地的鎂質岩套隕石,含有特殊的含鋯礦物(如鋯石、斜鋯石等),它們就像‘時間膠囊’,記錄了月球早期的化學信息。”研究團隊負責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王水炯介紹。
據悉,研究團隊利用高精度離子探針技術(SIMS),測量了這些礦物的鉛同位素組成,最終計算出它們的年齡——約44.06億年,誤差僅有±3.2百萬年,是目前最精確的月球早期年齡數據之一,代表了月球早期最為古老的一次岩漿事件。
業界有觀點認為,月球在約43.5億年前才完全凝固。而這項新研究提出,43.5億年可能並非岩漿洋的終結時間,而是月球后來經歷的其他重大熱事件(如大規模隕石撞擊或月幔熔融)的記錄。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秋立表示,這一發現將促使研究人員重新思考月球早期演化模型,也將修正年輕月海玄武岩中的鉛演化模型。
據介紹,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研究生張亞文、盛思彰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王水炯、李秋立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