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到西部去,那裡天高地闊!

2025年08月06日08:36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到西部去,那裡天高地闊!

   這個畢業季,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懷揣夢想奔赴西部!

   這一現象,著實令人欣喜!

   昔日,大學校園曾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天南海北’我都去,就是不去‘新西蘭’。”(“天南海北”指的是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新西蘭”指的是新疆、西藏、蘭州)。

   地理學上,曾有一條“胡煥庸線”。按照胡煥庸當年的理論,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沖劃一條直線,直線以東人口佔全國人口的94.4%,直線以西人口隻佔5.6%。試想:如果人口都一股腦兒聚集到了東部,那麼廣袤的西部,又該怎麼發展?

   從曾經的“孔雀東南飛”,到如今的“俊才西部棲”,現象的背后,是家國情懷的感召,是廣闊舞台的吸引,也是系列政策的托舉。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深知,將汗水揮洒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是一種無上的榮光﹔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明白,日新月異的西部,活力四射、機會無限﹔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看到,“真金白銀”的政策托舉,讓扎根西部“枝繁葉茂”、讓個人的人生價值能得到最大體現。

   中國的現代化,離不開西部的現代化。西部的現代化,關鍵在人才,根基在青年。

   這些年,隨著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會聚西部,西部人才捉襟見肘的局面已大有改觀。但與西部日新月異的發展相比,與西部在全國改革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相比,這裡的人才缺口依舊明顯……

   怎麼辦?

   這需要打通“發展通道”。青年人有抱負、有干勁,無不想成就一番事業。鼓勵他們去西部扎根,光喊口號不行,得讓他們看到成就事業的路徑、感到實實在在的支持。這有賴於西部各地創新舉措、優化機制,為人才施展拳腳搭建舞台、拓寬空間。

   這需要筑牢“生活保障”。留人先留心,讓人才來治“坡”,先要為他們治好“窩”。住房、醫療、教育安排妥了,生活保障“壓艙石”穩了,青年人才能定下心,根才能扎得深。倘若隻盯“引才指標”做表面文章,哪怕一時熱熱鬧鬧,終究人去巢空。

   這需要營造社會氛圍。作為青年,哪個不想成就一番事業?哪個不想被尊重、被認可?讓“到西部去”成為一種風尚,讓服務西部成為一種榮光,讓建功西部的青年人成為時代的榜樣,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團體、我們的新聞媒體,都應該大力提倡,都應該傾情鼓與呼。

   這更需要厚植家國情懷。60多年前,賀敬之在《西去列車的窗口》中寫下這樣的詩句:“你可曾看見:那些年輕人閃亮的眼睛/在遙望六盤山高聳的峰頭?你可曾想見:那些年輕人火熱的胸口/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個戰斗?”當年,多少人正是吟誦著這些火熱的詩句去了西部。

   “瓜奶奶”吳明珠在晚年時曾這樣叩問:“為國家奉獻,為人民服務,無論哪個時代,不是都應該提倡嗎?”

   新時代的青年,正在用行動作出回答!

   (作者:本報評論員)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