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技這把“金鑰匙”(編輯手記)
2025年08月04日08: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上世紀初,西夏文和漢文的雙義雙音對照辭典《番漢合時掌中珠》出土,被譽為“打開西夏文字之門的金鑰匙”。借助現代的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像鄧文韜一樣的研究者擁有了更多“金鑰匙”,讓西夏文研究之“深”與普及之“廣”成為可能。
科技的增量,讓研究深一度。飛速發展的現代科技,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嶄新工具。建成西夏文獻數據庫,通過虛擬現實全景、三維建模等數字技術設計虛擬場景教室……從書本到雲端,從靜態到活化,不斷升級迭代的技術助力研究闡釋專深專精,西夏文研究迎來一系列發展機遇。
科技的增量,讓距離近一些。對大眾而言,冷門之“冷”,在於專業門檻高、接觸渠道少。拉近西夏學與大眾之間的距離,離不開用心“翻譯”與廣泛普及。“解讀西夏”課程被制作成近500分鐘的教學視頻供全國大學生學習,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採用人體動作捕捉等技術推出“神秘的西夏陵”大空間高沉浸體驗項目數字化時代,原本“高冷”的學問變得愈發可親可感。
用好科技這把“金鑰匙”,期待更多冷門學科生生不息,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涌動蓬勃的青春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4日 13 版)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