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著名流體力學專家周恆院士逝世


人民網北京8月2日電 (記者李依環)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我國著名流體力學專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機械學院名譽院長周恆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8月1日8時54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6歲。
周恆院士。天津大學供圖
堅持做“有用的科研”的天大先生
周恆院士。天津大學供圖
周恆祖籍福建浦城,1929年11月出生於上海,后考取北洋大學(天津大學的前身),並留校任教,走上了力學教學和研究的道路。
周恆深耕流體力學,並在流動穩定性、湍流機理等方向取得突破性進展。他發現了流行30多年的流動穩定性弱非線性理論的缺陷,並提出改進方法﹔闡明了壁湍流中相干結構的成因﹔面向航空工程需求,提出邊界層轉捩過程的新理論,改進了超聲速湍流邊界層氣動熱計算模式。這些成果不僅推動了學科發展,更直接服務於國家航空航天事業。
在《我的科研經歷》一文中,周恆把自己的科研生涯分為5個階段,從偏重數學的純理論,到解決陀螺儀不穩定問題進入空氣動力學,再到超高音速流。他的每個階段都是對前一階段的迭代升級,重新出發,絕不固步自封。
他長期堅守教學一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親自為本科生講授“流體力學”等基礎課程。直到去年,95歲高齡的他,仍在指導科研。
“在論文中發明一堆理論新詞沒有意義。”周恆始終認為,科研的價值在於“用上了”。他的學生、天津大學教授蘇彩虹回憶:“周先生希望我們做對國家有用的研究,而不是紙上談兵。”
北洋園的“最強冰淇淋天團”與“單車風景線”
從左到右依次為葉聲華院士、彭一剛院士、周恆院士。天津大學供圖
周恆院士一度是被全網刷屏的“網紅”。2021年,他與兩位老友——建筑學專家彭一剛院士、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家葉聲華院士,並排坐著吃冰淇淋的照片風靡網絡,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最強冰淇淋天團”。
同年,一條題為“92歲周恆院士騎自行車去辦公室做科研”的短視頻在網絡走紅。94歲高齡時,他仍關心教學改革、關注科研動態,經常與學生討論科學問題。
每年新生入校時,他總會偷偷地跑到天大基金會,給北洋勵學金捐款資助困難學生。他特別要求保密,覺得捐款讓別人知道會不好意思。這一“偷偷”堅持多年,已經累計捐了200萬。
彌留之際,周恆囑咐自己的學生:“我病了,已經不能討論問題了,少來醫院,沒有意義,多和一線專家聯系,他們更了解工程實際情況。”
“縱觀我這一生,應該說基本上是順利的。能做的已經完成了。”想做的科研已經告一段落,想捐的款已經捐助到位,對天津大學發展的建議已經遞交……周恆院士完成了“任務”,平靜地走了,隻留下大先生沉甸甸的背影,供后來者仰望與追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