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理論傳播主旋律 激揚青年奮進正能量


近日,中國網絡文明大會“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分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當前,新時代青年與互聯網已深度綁定,他們的認知范式與思維模式因“網”重塑,在理論獲取方式上呈現出輕量化、強互動、通俗化、場景化的新特征。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在青年人“拇指滑動”間入腦入心,是新時代青年網絡理論傳播亟待回答好的新命題。
打造青年傳播眾創生態,迸發理論代際活力。成長於社會深刻變革與發展背景下的新時代青年,是新時代新征程的奮進生力軍。他們思維活躍、擅長運用新技術、樂於接受新事物,渴望成為理論傳播的參與者和創作者,釋放並體現自身價值。他們參與話題群組討論、分享社會觀察、制作科普動畫等,並將其作為個人與社會聯結的重要方式。充分激發青年群體的主動性、創造性,須構建積極開放、互動交融的理論傳播生態,為青年提供更多展示才華的舞台。
弘揚理論傳播主旋律,激揚青年奮進正能量。網絡理論傳播的形式要創新,但決不能搞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內容,決不能動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根本指導地位,削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加強和改進網上正面宣傳,首先要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互聯網是網絡理論傳播的根本原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網絡理論傳播的中心內容。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將理論滋養融入網絡傳播各環節,方能引導青年升華思想境界、錘煉道德品格、涵養文明氣質。
強化理論傳播數字驅動,精准提升思想引領實效。對網絡理論傳播而言,數據宛如“導航儀”與“診斷器”,是推動青年網絡理論傳播精細化轉型的基礎要素。一方面,通過實時採集點擊、停留、互動等行為數據,精准繪制青年群體的認知圖譜和興趣熱點,構建精准的用戶畫像,從而增強理論宣傳的針對性。例如,對理論初學者宜以故事敘事輔助復雜理論闡釋﹔對專業學習者則可嘗試為其提供學術前沿和學理闡釋相關材料。另一方面,通過情感分析、話題聚類等技術,精准駕馭算法之力,及時發現潛在的理論誤讀或認知偏差,建立基於大數據的傳播風險預警響應系統。堅持“善用其能、善馭其向”,讓數智技術助力提升新時代網絡理論傳播效能、強化思政引領力。依托科學高效的輿情監測與效果評估機制,實現內容投送的動態優化,加快形成“分析—推送—反饋—優化”的立體傳播范式,方能有效破解信息繭房與認知固化,實現網絡理論傳播的精准投送,切實提升面向青年的思想引領實效。
筑牢理論傳播法治屏障,涵養明辨篤行理性共識。隨著信息技術等的快速發展,輿論場空前開放也日益復雜,多種錯誤思潮、虛假信息混雜其間。當前,網絡理論傳播中出現了一些值得警惕的現象,如部分內容創作者為追逐流量紅利,刻意炮制爭議性議題,通過碎片化表達和娛樂化包裝,消解青年群體的主流價值認同。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輿論飛地。健全網絡理論傳播法治體系勢在必行。亟待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准則,推動網絡平台和自媒體等強化自律﹔加強網絡綜合治理,加大多部門協同巡查力度,有力阻斷錯誤思潮在網絡空間隱匿傳播。同時,主動適應國際輿論交鋒新形勢,下好先手棋,讓正確、理性的聲音先入為主,引導青年在思想交鋒中敢於亮劍,充分彰顯青年一代昂揚向上的青春風採與明辨篤行的理性光芒。
(作者:於維力、張瑞,分別系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