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詩集《田野詩班》——

田野裡有詩,詩裡有童年

李柏霖
2025年05月16日08: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田野詩班》:田野詩班著,李柏霖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紅包是個跑步高手,從奶奶手上,跑到我的手上,再從我的手上,跑到媽媽那裡”,很多人是通過總台春晚上的歌詠節目《如果要寫年》,認識了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粟裕希望小學“田野詩班”的孩子們。孩子們寫下的83首童詩配以兒童手繪插畫,結集成《田野詩班》出版,作為孩子們的老師和陪伴他們成長的大朋友,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8年前,我剛成為一名鄉村教師,教學計劃滿滿當當,希望每一分鐘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果時間是玫瑰,那最好每一片葉甚至每一根刺都能開花,孩子們能夠高標准要求自己,練好本領,走出大山。但累死累活一學期,結果並不如人意,玫瑰沒有開花,甚至葉片也沒有舒展。

學期末,我讓孩子們寫一封信給自己的親人,分享自己這個學期的收獲和進步。大多數孩子都認認真真按照信的格式,寫下抬頭、問候、稱呼等。我正覺滿意,一轉身,一張滿是皺紋的紙上,卻隻有這樣一行字:“爸爸你可以不打我媽媽嗎你再打我媽媽我不yao你zhe個爸爸了”。標點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拼音也不戴“帽子”,讓這個句子顯得那麼滑稽。但那一刻,我的腦海裡隻有一個聲音——原來她在經歷這些!我滿心滿意地努力,卻忽略了這些,忽略了這些“不完美”的孩子們有自己鮮活的日子,有自己的快樂、悠閑、難過、脆弱……認識到這些,我們和詩歌的故事才真正開始。

“油菜花/是作曲家新作的/一首曲子/他一開/就引來蜜蜂/為他伴奏。”土地是孩子們的家園,所以有機會,我們一定去田野裡走走。知道去採風,孩子們都蹦起來。一路上,嘰嘰喳喳的聲音從未停過。有調皮的孩子追上我,問:“老師,你帶我們逃課呀?”我有些蒙,支支吾吾著:“逃課……可不敢這麼說……”孩子根本就不在意我的回答,嘻嘻哈哈跑得老遠,留下我在為如何定義逃課而思索。

“我是一棵樹/隻有葉子陪我/到了秋天/連葉子也陪不了我了。”當看到孩子交上來的這樣一首詩,我呼吸都變慢了,生怕驚動了這一份溢出紙面的孤單。想起了這個孩子,他剛從村小轉來幾個月,衣服洗得泛白,剃著精神的小平頭,笑得腼腆,一笑,牙齒就會咬上他的下嘴唇。發現老師看著他,就立馬收回牙齒,收斂笑意,看向自己手上的書本。下課他跟其他同學一樣貼近我身側,聽他們說著趣事。這啟發了我,在下節課的寫作環節,我想了個主意——讓孩子們一人接一句,合作完成一首詩。不一會,教室就熱鬧了起來,說著,笑著……我貼近這些生動的靈感,慢慢走到他的身邊,看見一句——“想到要來學校,我就開心”。

這一首首小詩是一個個孩子在時光裡留下的腳印,歪歪扭扭卻閃著光,深深淺淺也踏成了路。我們一起看春天的桃樹——“桃花長得好看/於是人們天天看/天天看/把人家看得害羞/臉都紅了”﹔我們一起討論“當你老了”之后仍然熱烈的願望——“當我老了/誰給我的花澆水?/所以應該在老之前/教會別人澆花”﹔我們讀課文《慈母情深》,有人想到自己的奶奶——“我們之間隔著長長的年歲/就像銀河/但她的愛/也會跨過銀河/包裹我”……他們終將有一天不再是孩子,也必然會經歷磨礪,但願這些跟詩相伴的日子,這些童年裡對美好的敏銳感知,能化為他們的勇氣和智慧,帶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未來。這一份可愛的童年,也在這些紙張裡被拓印,期待你能看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6日 20 版)

(責編:李依環、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