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劉逸博:把科學的“種子”種進孩子心裡

2025年04月28日08:42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劉逸博:把科學的“種子”種進孩子心裡

劉逸博在第十一屆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現場。受訪者供圖

劉逸博在第十一屆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現場。受訪者供圖

“科普工作如同一塊磁鐵,越接近它,越覺得它吸引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工程師劉逸博日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他將繼續投身科普事業,為青少年播撒科學的種子。

劉逸博是一位年輕的“95后”,從中國航空研究院獲得碩士學位后,進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在推開設計大門的同時,他也走上了科普之路。前不久,劉逸博獲得第十一屆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二等獎。

不斷打磨科普演講能力

劉逸博和航空的緣分,要從童年的紙飛機說起。“我小時候沒有如今普及的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女孩子玩翻繩和過家家,男孩子則偏愛積木、彈珠這類玩具。”劉逸博說,“我尤其鐘愛折紙飛機,總和小伙伴們比誰的飛機飛得更久、更遠。我對竹蜻蜓也情有獨鐘,校門口售價1元的塑料竹蜻蜓,總能帶給我無盡的歡樂。”

報志願時,劉逸博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航空專業,畢業后成為一名航空發動機設計師,將熱愛轉化為職業。自身的成長經歷讓他意識到培養孩子科學興趣的重要性。“我要把科學的‘種子’種進孩子心裡。”他說。

入職當年,劉逸博就參加了首屆國防工業科普講解大賽。

第一次比賽過程並不順利。“當看到其他參賽選手經過專業培訓的精彩講解、身著精心搭配的服裝出現在賽場時,我才發現自己的准備並不充分。”劉逸博說。

盡管沒有取得滿意的成績,但劉逸博並沒有放棄科普。“通過比賽我學習了其他專業知識,豐富了演講經驗,還結識了志同道合的‘科普星人’。”劉逸博說。

后來,劉逸博不斷通過參加比賽、走進校園給孩子們進行科普,鍛煉自己的演講能力。有一次,他在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小學給100多名小學生講了一堂大約40分鐘的航空科普課。授課前,他反復打磨講稿,在講解中穿插了熱門動畫片和神話故事,還准備了互動問答與小紀念品。

“劉老師用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理解了艱澀難懂的知識。原來航空發動機這麼有意思。”當時聽課的一名學生說。

參與研制航空“打火機”

航空發動機主要由壓氣機、燃燒室和渦輪三大部件組成。劉逸博主要從事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燃燒室的結構設計工作。

2019年8月,劉逸博加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燃燒室等離子體點火技術項目研究團隊,負責滑動弧激勵器的結構適應性設計和優化。

“等離子體點火技術就像‘打火機’一樣,可以讓燃燒室溫度瞬間提高到著火點,從而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推動發動機渦輪做功。”劉逸博介紹,作為其中關鍵點火部件,滑動弧激勵器需要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的點火性能優化。

項目周期緊張,技術難度較大。此前,我國沒有在中小型航空發動機上應用滑動弧等離子體點火技術的先例,相關參考文獻有限。劉逸博和團隊成員每天討論方案、進行試驗驗証,同時前往高校、企業進行調研與學習交流。

出差行程通常很緊張。有一次,劉逸博下午乘飛機到達陝西省西安市,緊鑼密鼓地和廠商研究零部件加工方案,次日就返回單位了。

經過反復研究,劉逸博所在項目團隊成功對等離子體點火技術滑動弧激勵器進行了創新性設計。在部分極端環境下,該設計在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燃燒室中顯著提升了點火速度,同時拓寬了點熄火邊界,為提升發動機在惡劣環境下的點火性能開辟了新的技術路徑。相關成果獲得中國航發科技進步三等獎、空軍首屆航空創意挑戰賽優秀獎等獎項。

談到未來,劉逸博說,他將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時,繼續積極參與科普工作,讓更多青少年熱愛科學、投身科學。(記者 孫 瑜)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