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原創文化精品 | 大運河畔的青春華章

京杭大運河千年奔流,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厚重記憶。坐落於運河之畔的北京物資學院,將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學校“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深度融合,以原創舞劇《運》為載體,通過四代人在不同歷史坐標下與運河的命運交響,勾勒出“個人運程與國家運勢休戚與共”的壯闊圖景。舞劇《運》以舞蹈語匯講述運河故事,使千年水道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奏響一曲傳承與奮進的新時代青春華章。
在京杭大運河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艘艘漕船穿梭往來,船工們喊著號子,汗水滴落在古老的河面上。岸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主角“大運”和他的父親就在其中,一幅充滿煙火氣的運河生活圖景徐徐展開……這是我們腦海中的運河往昔,也是北京物資學院原創舞劇《運》中的一幕場景。這部以大運河為題材的舞劇,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青春的力量,在舞台上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舞劇《運》宣傳海報
溯源:扎根運河的創作初心
北京物資學院靜靜地矗立在京杭大運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繁華與運河的古韻在這裡交織。對於學校的師生們來說,大運河不僅僅是一條地理意義上的河流,更是身邊日夜相伴的文化源泉。“每天走在校園裡,都能近距離感受大運河、運河劇院、京杭源食堂……每一個我們所熟悉的地方,都與運河息息相關,它的歷史、它的故事,就像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著我們去深入了解。”舞蹈團的一位成員回憶道。
2017年,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大運河文化,學校決定以舞劇的形式,將大運河的故事搬上舞台,原創舞劇《運》的創作就此拉開帷幕。“當時我們就想著,一定要創作出一部能真正展現大運河文化靈魂的作品,讓更多人了解這條千年運河的魅力。”創作團隊的老師堅定地說。
舞劇《運》舞台照
在創作初期,老師帶領同學們開啟了一場探尋大運河文化的旅程。他們沿著運河走訪沿岸的城鎮、村落,拜訪當地的老人,聆聽那些流傳在民間的運河故事。在一個古朴的小鎮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講述著先輩們在運河上辛勤勞作的過往,眼中閃爍著光芒:“以前啊,這運河就是咱的生命線,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這些故事和回憶,都成為了創作的寶貴素材。為了讓舞劇更具歷史厚重感,創作團隊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從運河的開鑿、漕運的興衰,到沿岸城市的發展變遷,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他們還邀請了歷史學、民俗學等領域的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和指導,不斷豐富對大運河文化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大運河不僅僅是一條運輸的通道,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紐帶,它見証了中國歷史的滄桑巨變,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
雕琢:青春力量的舞台綻放
舞劇《運》排練照
舞劇《運》的演員們沒有一個人是藝術特長生,也沒有一個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對於他們來說,參與舞劇的演出既是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每天課余時間,舞蹈教室、排練廳、劇院都被《運》團隊成員們“佔領”,從基本功的訓練,到舞蹈動作的反復打磨,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在練習一段表現漕船航行的舞蹈時,為了展現出船在水中的顛簸和船工們奮力劃船的場景,男生不斷地調整動作的幅度和力度。“這個動作要更有力,想象你們就是在與風浪搏斗!”老師在一旁大聲指導著。大家一次次重復,摔倒了又爬起來,膝蓋、手肘上滿是淤青,但沒有一個人喊累喊苦。
舞劇《運》學生校內排練照
在角色塑造上,同學們也下足了功夫。為了更好地理解劇中人物的情感和命運,他們深入研究劇本,與老師、同學們交流討論。在飾演清末時期的角色時,主演同學反復揣摩那個時代女性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點:“她生活在民族危亡的時期,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和恐懼,但又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要通過舞蹈動作和表情,把這些情感都展現出來。”
除了舞蹈,音樂也是舞劇的靈魂之一。為了打造出與劇情完美契合的音樂,學校邀請了專業的音樂老師為舞劇譜曲。音樂總監和制作老師們深入了解大運河文化,從運河號子、民間曲調中汲取靈感,創作出了具有濃郁運河風情的音樂。激昂的運河號子響起,配合著同學們剛勁有力的舞蹈動作,仿佛將觀眾帶回到了那個熱火朝天的漕運時代。經過一次次的排練和改進,舞劇《運》逐漸成型。
傳承:奏響時代的青春旋律
多年來,舞劇《運》在一屆又一屆學生的傳承中不斷發展。學長學姐們的經驗和精神,激勵著每一屆的學弟學妹們。在每次復排時,學長學姐們都會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表演心得傳授給每一位新成員。
2024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舞劇《運》迎來新的使命——大運河文化帶沿線省市巡演。從北京藝術中心、天津武清影劇院、河北省廊坊市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中心到浙江省杭州市運河大劇院,團隊帶著舞劇《運》完成了積攢已久的巡演夢想。在巡演過程中,每一場演出都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聽到台下觀眾的掌聲、看到他們紅了的眼眶,團隊成員們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舞劇《運》團隊圓滿完成在杭州運河大劇院的演出
舞劇《運》2024巡演首場演出合影
在天津的演出結束后,一位觀眾激動地走上台說:“這部舞劇讓我對大運河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它背后有這麼多感人的故事,你們演得太好了!”每一場演出中,都有許多令人難忘的瞬間。當演到改革開放時期,運河兩岸百舸爭流、經濟蓬勃發展的場景時,舞台上的燈光變得明亮而富有活力,同學們舒展的舞蹈動作展現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奮斗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台下的觀眾被這種氛圍所感染,不由自主地跟著節奏鼓掌。
除了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現,參演的同學們還積極參與到運河文化的傳播活動中。他們走進高校、文化館,分享舞劇背后的故事﹔走進中小學,教孩子們簡單的舞蹈動作。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大運河文化,讓它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
展望:奔赴未來的青春誓言
“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舞劇《運》中每一名參演同學前行的道路。在這部以大運河為背景的舞劇中,創作者通過四代人的命運軌跡,生動展現了從清末民族危亡到新時代偉大復興的壯闊歷史畫卷。參演的同學們也切身體會到,劇中人物在不同歷史時期所肩負的使命,與當代青年在時代發展中承擔的責任一脈相承。生長在這個偉大時代的青年,應當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今后,北京物資學院大學生舞蹈團的同學們將繼續帶著對大運河文化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在舞台上綻放光芒。同時,他們將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讓大運河文化傳播得更遠、更廣。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無論身處哪個領域,他們都將繼續書寫屬於自己的青春華章,就像大運河的水一樣,奔騰不息,一往無前。
作者:北京物資學院大學舞蹈團全體成員
來源:前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