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高校原創文化精品 | 北京物資學院舞劇《運》

2025年04月26日10:22 |
小字號

京杭大運河千年奔流,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厚重記憶。坐落於運河之畔的北京物資學院,將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學校“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深度融合,以原創舞劇《運》為載體,通過四代人在不同歷史坐標下與運河的命運交響,勾勒出“個人運程與國家運勢休戚與共”的壯闊圖景。舞劇《運》以舞蹈語匯講述運河故事,使千年水道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奏響一曲傳承與奮進的新時代青春華章。

北京物資學院地處京杭大運河畔,大運河文化所蘊含的優秀特質與學校“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物院精神和物流流通為特色的專業內涵一脈相承。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2017年,學校在北京舞蹈學院的大力支持下,聯合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游局創作了大運河題材舞劇《運》,自初創至今演出32場,累計千余名普通大學生參演,線下觀演3萬余人、線上觀演近百萬人。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教育部“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和美育浸潤行動部署要求,弘揚大運河歷史文化,展現學校“物流教育30年”文化涵育成果,北京物資學院於2024年開啟原創舞劇《運》京杭大運河文化帶沿線城市巡演,舞劇《運》分別於4月9日、5月16日、5月20日和6月18日,登台北京藝術中心、天津武清影劇院、河北廊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交流中心和浙江杭州運河大劇院。其中,杭州市專場演出被納入“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主題活動之一。

舞劇《運》宣傳海報

舞劇《運》宣傳海報

故事梗概

貫穿中國的京杭運河,在漫漫時光裡靜靜流淌,蘊含了太多的故事。歷經興盛衰落之后,這些故事似乎被人漸漸遺忘,但沉澱其中的情感與精神卻歷久彌新。在講好中國故事,弘揚運河文化的今天,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建設的時代背景下,運河的歷史與文化具有了嶄新的意義。

該劇將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運河號子”元素融入其中,聚焦於運河岸邊的普通人家,以清末民族危亡,北平和平解放、改革開放百舸爭流,新時代偉大復興等歷史時期,運河源頭的青年命運為主線,凝練出貫穿四代人的運河故事,生動展現了運河兒女秉承家國情懷,弘揚中華美德,創造幸福生活的精神風貌。

舞劇《運》劇照

舞劇《運》劇照

篇章介紹

序——召喚

扛起船槳、追根溯源、回望那沉浸在歲月裡的故事……

火光——興盛不復,誓與船共亡

清朝末年,祖爺爺一家靠漕運為生。可時代的風雲變幻打破了寧靜,外敵入侵徹底中斷了運河上的繁華。國難當頭,祖爺爺不得不與身懷六甲的妻子訣別,高唱著號子誓與運河共存亡。

黎明——和平解放,生活迎曙光

北平解放前夕,祖奶奶帶著爺爺和父親祭拜先祖,運河上放滿了祈福的河燈。城裡的大學生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爺爺領著鄉親們以紅旗為信,喊著號子,連夜搭起浮橋迎接解放軍,迎接新希望。

浪潮——改革浪潮,迷惘中堅守

改革開放的浪潮翻天覆地,父親作為清潔工守護著運河,膝下無子的他和追趕潮流的妻子矛盾重重。他把河邊撿到的棄嬰抱回了家,妻子接受不了離家出走。父親哼著號子和孩子相依為命,取名大運。

憧憬——回望恩情,精神記心間

進入新時代,父親成了守護在運河邊的志願者。大學快畢業的大運奮力求職 ,鮮少與父親交流。一場突如其來的城市暴雨造成險情,父親倒在了救護他人的運河邊。大運悲傷悔恨,無以復加。歷經滄桑的運河沐浴在清晨的陽光裡,大運和更多的人成為了新一代的運河建設者,傳承著運河文化。

舞劇《運》劇照

舞劇《運》劇照

主創團隊

編劇:許銳 總導演:帥曉軍

制作人:龐波 林鑫

舞美與燈光設計:任冬生

音樂總監/作曲:亢竹青 導演組:桂玥璇 魯海青

服裝設計總監:陳曉君 執行導演:魯海青

指導老師:朱鵬 劉佳妮

技術統籌:周永勤 宣傳統籌:森巴提·阿山

主演:

李祎然 飾演祖奶奶 胡雙林 飾演爺爺

趙億 飾演北平大學生 尚瀅雪 飾演父親的妻子

楊德利 飾演大運 賈靜冉 飾演老年祖奶奶

李思行 飾演幼年父親

其他演員:

曹項陽 楊晨光 袁榮駿 閆紫健 楊玉雯

張文瀚 劉宇軒 劉立婷 曹睿洋 王中岳

許佳 曾鈺棋 萬依寧 楊雪菲 李白伊楊

姚小北 黃婧童 王奕淳 佟欣頤 秦宇同

梁方悅 韓妮娜 鄭新悅 劉雨俏 路雅冰

劉禹萱 李 劍 周鼎倫 向瑤瑤 趙婉庭

史筱煜 馬佳藝 潘彥臨 韓謹陽 田宇航

邱雯雯 范泳焱 秦子昂 王彤悅 張亦雯

張楚琦 王琮麟

作者:北京物資學院藝術教育中心

來源:前線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