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北京市基礎教育發展論壇分論壇舉辦
1月10日,以“弘揚教育家精神,做杜麗麗精神踐行者”為主題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研討會在海澱區第四實驗小學舉行。此次研討會作為第四屆北京市基礎教育發展論壇暨北京市教育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的分論壇,由北京市教育學會主辦、北京市海澱區第四實驗小學承辦、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生命教育專業委員會協辦。研討會旨在強化教育家精神引領,弘揚“樂業、愛生、求知、善良”的杜麗麗烈士精神,充分發揮師德基地的教育功能,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全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進而提升學校的育人質量。
會前,與會領導嘉賓共同參觀了海澱區師德教育基地。小講解員們生動地講述了杜麗麗烈士的感人事跡以及學校在師德建設方面的豐碩成果。
北京市教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程舟在致辭中表示,此次論壇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系列要求的具體行動,希望實驗四小的全體教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抱負,傳承和弘揚好杜麗麗精神,做新時代的好老師,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做出更大貢獻。
海澱區教育工會常務副主席張少莉表示,海澱區實驗四小在科技、勞動教育和紅色研學課程方面特色鮮明,彰顯五育融合大思政教育。她希望,學校繼續踐行教育家精神,致力打造師生幸福、家長滿意的文化學園,為海澱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會上,海澱區實驗四小校長王亞蘋以《師魂如炬,燭光映心》為主題進行專題匯報。她表示,在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要持續踐行杜麗麗精神,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讓每一位老師都能發光發熱,成為學生心中的明燈,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自己的微光力量。
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院長、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志坤表示,新時代教師需具備“心”和“力”兩方面素質。“心”指熱愛與崇敬,包括愛教育、愛學生,以及對小學教育的使命感﹔“力”包括師德養成、課堂教學、家校溝通與持續發展能力。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主任委員、初教院原院長劉慧指出,教育家精神不僅是高標,更是每位教師可踐行的日常准則,要將這種精神內化為學生成長的動力,實現師生共同發展和生命價值的升華。
(文/記者 郝彬 付磊 通訊員 曹佳佳)
來源:現代教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