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評教要真正因“教”而評、以評促教
關於大學生評教,我曾開展過一些調研。其中,有兩個學生的話讓我印象深刻。
——“老師,我不喜歡網上評教。每到期末查看各科成績之前,要求我們對這麼多任課教師一次性評教,而且隻有完成了所有老師的評教才能看到成績,這不成了‘為打分而打分’嗎?誰知道網頁那頭是不是匿名顯示呢?所以,很多同學隨便填就完事了,主觀評語基本懶得寫。”
——“學生評教真的是對一個老師最公正的評價嗎?我發現,但凡一個老師上課嚴厲一點、規定多一些、考試嚴格一點,就可能有同學故意打低分。結果呢?反而是那些迎合學生、習慣‘放水’的老師得分更高!”
學生評教同樣牽動著每位一線教師的心。我也曾遇到一位來自獨立學院老師的真誠求教。
“李老師,我想請教您,怎樣才能處理好和全班同學的關系?不怕您笑話,現在競爭這麼激烈,我可不想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上出任何差錯。”其實,我早就聽說過這位老師,他和每一屆學生的關系都差點“火候”。原因有兩點:一是上課十分認真且不苟言笑﹔二是做事很講究原則,考試不合格絕不“放水”。據說,還有學生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名捕”。
我也曾遇到過一位和學生關系處理得頗為“和諧”的教師。他喜歡和班上活躍的男生“打成一片”,經常和學生打籃球、聚餐等。因此,他的學生評教分數一直“居高不下”。
學生評教的初衷,是為了改進大學教學服務與教學質量,為大學教育教學改革指明方向。從現代大學治理體系角度看,評教是教學質量評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學生評教,不但無可厚非,且理應大力提倡。然而,就當前情況看,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生評教尚未達到預期效果,存在一些誤區和瓶頸。對此,我們不禁要問:學生評教,如何避免跟著“感覺”走,杜絕完全根據老師性格和行為風格來打分?高校應設計一種什麼樣的評教制度和機制,才能真正體現評教的公平性有效性?
需要看到,評教體系關乎學生學業成績和學習效果,關聯教師職稱評定和職業成就,影響著學校治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它不但重要,且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復雜性不單單在於網上評教系統本身的構建,也在於評教系統多樣化的要素、結構、功能和環境交織在一起。據此,為了讓學生評教真正公正、客觀,至少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從評教主體來看,應切實保護學生的評教權益。既要讓學生在參與評教過程中感到安全、放心,也要不斷健全和完善打分結果的採納和反饋機制,增強學生評教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是從評教方法來看,應建立更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盡量規避簡單的是非判斷、估值打分,增加有甄別度的選項和適度的主觀評語項目。
三是從評教結果來看,應注重對學生打分結果的綜合研判,提高學生評教的有效性和應用性。教師可以從中尋找改進自身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啟示與依據,學校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有針對性地對任課教師開展相關培訓。
四是從評教的未來發展趨向來看,應嘗試探索構建更加科學的全程化評教體系。高校應充分借助和整合各種新媒體手段,將評教過程“化整為零”,避免期中、期末“集中式”“爆發式”評教,將其科學分解為多個環節、多個場景,以防評教中失真與造假行為的出現。
此外,不妨將教師同行、專家學者、行政管理者等多方主體引入評教群體,與學生評教相互補充、互為參考。
(作者:李名梁,系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伊犁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