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為技能人才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2024年06月17日08:1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時評】為技能人才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進程中,技能人才是驅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和必要條件,也是推進產業升級和培育未來產業的一線力量。通過著力破除制約技能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科學的人才發現、培養、流動、評價和激勵機制,可以有效促進人才活力競相迸發,加快向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邁進的步伐。近期,由廣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7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省技能人才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全國首部關於技能人才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從立法層面推動了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這不僅將直接助力廣東省發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推進制造強省建設,還能“帶頭”在全國營造出利於技能人才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生態。

當前,我國技能勞動者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的比例達30%。從全國范圍來看,我國的技能人才在分布上呈現出地區、行業的不均衡,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對技能人才的渴求更為迫切。進一步適應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要求,讓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復合型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學校、社會人才培養的一個風向標。在此背景下,如何完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暢通這一群體的職業發展渠道亟待得到更多關注。

技能人才培養需要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和企業兩大主體功能,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校企兩大主體需要共同作用、協同發展。此次《條例》從立法的高度對政府相關部門、職業院校、企業等做出了針對性的具體要求。解決當前技能人才供需不均衡的關鍵問題,在於從源頭上壓實人才培養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和企業兩大主體功能,完善政策、平台和渠道,緊扣市場需求,校企政協同發力,形成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於一體的技能人才發展機制,強化人才供給能力。同時,《條例》還特別強調圍繞廣東產業發展實際需求布局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充分體現了國家職業教育政策的未來發展走向。2023年6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發布《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5方面19條政策措施,統籌解決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兩張皮”問題,為教育鏈、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與價值鏈有機銜接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礎。

針對職業學校畢業生與普通高校畢業生在職業發展和社會認可度方面存在的差異,《條例》在人社部提出的“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序列的基礎上及時通過立法的方式固化為制度規范,拓寬了技能人才的成長通道,成為一大亮點。在此基礎上,建立與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相匹配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強化工資收入分配的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為技能人才創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需要進一步圍繞技能人才培養、發展的各個環節多點發力,結合企業和人才實際需求,完善落實技能人才在落戶、職稱評審、職級晉升、工資待遇等方面支持和服務,積極推進技能人才的跨單位、跨地區甚至是國際認定,打破傳統偏見,更廣泛地提升技能人才社會認可度,鼓勵更多人才積極投身於產業一線。

廣東的做法為我們探索技能人才成長成才提供了借鑒與參考。但是,由於各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人才結構和發展狀況不同,不能簡單地以“新”制度出台達到助力人才發展的實際效果。從更廣泛的維度來看,新時代技能人才培育還是要因地制宜、與時偕行,一方面立足於區域發展特點,充分發揮地區龍頭企業、職業院校、行業協會、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特色優勢,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產才優勢的數字化職業人才隊伍﹔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回應支撐新產業和新領域的實際需要,適應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時代要求。

(作者:姚凱,系復旦大學教授、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才理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