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公辦校教師赴民辦學校跟崗培訓
今年,北京市教委確定了“教師隊伍建設年”。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5月13日至24日,北京市教委率先在順義區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北京市海嘉學校兩所學校,開展了為期兩周的公辦學校教師赴民辦優質學校跟崗培訓試點工作。順義區從22所公辦學校中選派27名優秀教師脫崗參與此次培訓,並由民辦學校30位指導教師對他們展開一對一培訓。
為此,北京市教委於6月3日在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召開“首屆北京市公辦學校教師赴優質民辦學校跟崗培訓試點工作總結匯報會”,進一步推廣跟崗培訓試點工作經驗。會上,跟崗教師做了匯報分享,表達自己的收獲以及未來思考。同時,提供跟崗培訓的兩所民辦學校以開闊教師視野、更新育人理念、體驗多元文化、促進“公”“民”融合為培訓目標,就各自開展的培訓計劃和內容做了簡要介紹。此次培訓為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之間搭建了互相借鑒、互相交流的平台,為“公”“民”融合教育奠定基礎,也為北京教師隊伍建設亮出又一嶄新名片。
一對一“導師”制
打造首都教育“大先生”
此次教師跟崗培訓試點工作,是打造首都教育新賽道、新載體的有益嘗試,給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創造契機去更真實更深入地了解對方,促進了彼此間的交流融合。這既為公辦教師搭建了拓寬視野的平台,也為民辦學校搭建了彰顯特色育人模式、融合校園文化的展示空間。半個月裡,在同一校園內,公辦教師和民辦教師共同探索落實新課標,對課程建設、教學方法、場景創建、家校社協同等育人理念進行創新和突破,探尋不同教育樣態的契合點和借力點,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迸發出了更多活力、激發了更多潛能。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新英才學校為每位跟崗老師安排一對一的對接導師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地精深指導與成長引領,確保其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導師根據跟崗教師的專業背景和興趣,量身定制聽課計劃和教研活動,使其親身體驗並領悟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
“這兩周我有幸觀摩了小初高各學段的課程,參與了校慶周的准備、排練,教師管理團隊的教研、復盤和總結,我看到他們真正是用心用情思考,落實力度、精度、深度與效度。尤其是我在導師身上看到她對工作的熱情,對學生的熱愛,對課程的探索和對活動的付出。”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順義實驗學校青年教師高兆君感慨。
在首批跟崗教師中,除了適應性比較強的新教師,也不乏實戰經驗充足的教壇“老兵”。擁有27年教學經驗的北京市十一學校順義學校黃立新就是其中之一。負責學校德育工作的他告訴記者:“來到新英才學校,給我震撼最大的是每天校門前的一幕。學校工作人員面對前來送學生的家長,主動指揮車輛停放,主動上前打開車門,歡迎來校學習的學生。就是這一個小小的動作,我想可能就會解決了一致困擾我們的問題——家校合作。”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方指出,無論公辦教師還是民辦教師都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人民教師,要通過跟崗培訓,引導教師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教師培育和人才培養的相互促進,造就更多的首都教育“大先生”。
多元文化思想
碰撞互鑒交流的“新火花”
“跟崗教師不僅是觀察者,更是參與者。”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執行校長劉煒說:“學校圖書館、實驗室、運動場、多功能教室等教育教學資源、教科研成果、課堂及學生社團活動等全面向跟崗教師開放,並為跟崗教師發放專屬學校教師的校園文化T恤,讓老師們深入融入校慶周、周行事歷等特色校園活動,親身體驗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教育生態以及課堂管理與教學特色。”
在跟崗學習之初,教師們在體驗民辦學校校園文化魅力的同時,也面臨了一些挑戰。比如:學校管理模式的差異、教師職業文化的適應與融合等。北京市順義區第三中學化學教師劉慧穎坦言:“正是這些不同,讓老師們可以從學習中發現彼此的特點,更好地互補。在新英才學校,我深刻體會到了學校顯性課程背后的隱性課程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文化統一、美育的環境建設、交往中的愛與創造,這些都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
王方強調,要科學客觀地認識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在育人模式、育人理念上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充分展現首都教育不同的供給方式和育人生態,推動教師們勇於思想碰撞、勇於交流交鋒,力爭在思想和文化上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共識、新動能。
“場景化”課堂實踐
讓學習培訓真實發生
除了在新英才學校,北京市海嘉學校也作為跟崗試點校對11位公辦教師展開培訓工作。學校由該校校長團隊進行設計和培訓,安排涵蓋了各個層面、多個方面的內容,從宏觀的教育理念——如何開拓視野和中國情懷,到中觀層面包括課程設計、教學標准、教學評估、積極教學法以及微觀層面的每一節課的課堂設計,還有與教學密切關聯的學生活動、領導力培養、身心健康、生涯規劃、升學規劃課外活動等等,為教師們打造沉浸式的體驗感受,並鼓勵老師們互動、討論和分享,展現老師們的高階學習成果。
“老師們不僅是被動地觀課,還會——指導學生,在我們的課堂場景下,同樣發揮了作為教師的職業素養。”海嘉學校副校長宋晶說:“這是讓骨干教師們真正走到每一個年級的項目場景中去,進入到學生學習中的一種體現。” 宋晶進一步舉例說,音樂課上,來自順義區第九中學音樂教師李揚指導學生怎麼用軟件來進行作曲﹔化學課上,學生將羅馬湖的水取出,檢測裡邊的重金屬、污染物等的含量,教師吳同浩指出,該實驗還可以用試劑更精確地測出數值來。此外,學生們還作為“培訓員”,給骨干老師們介紹他們的研究項目。
“在教育場景中,我們倡導主動學習,調動學習者的高階思考,因此,工作坊和觀課的設計也遵循這樣的原則。”宋晶補充道,例如:第一天破冰活動通過“尋寶”的方式進行,老師們自己設計了“路演”的方式,新穎的模式體現了相互之間的合作與共享,他們的自主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
“盡管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教育體系和文化背景不同,但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以及注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在北京市海嘉學校跟崗的順義區第一中學教師董軼南,表達自己的感受時這樣說道。她在參與跨學科項目“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模型設計”典型案例的學習后,從中借鑒了從學科基礎、綜合、交流、反思四個維度制定的詳細的活動評價標准,以及多學科教師分工合作的評價方式,借鑒海嘉學校課程體系中跨學科項目設計的理論,優化完善順義一中的跨學科實踐活動設計。
“拒絕固化音樂課,我們可以打破常規音樂課導入、介紹作品、分析樂曲等傳統環節,以小組pk賽的形式或者討論的形式貫穿課堂,實現全員參與實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新課標模式。”海嘉課堂開放、自由、充滿著學術氛圍,讓順義區第九中學教師李揚對之后的課堂有了更多創新與思考。
王方表示,此次跟崗培訓試點工作的成功,突顯了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之間合作的巨大潛力,為北京市教委下一階段工作提供了優質樣板。北京市教委將在跟崗培訓的組織形式、培訓模式、內容設計、體驗方式等方面積累成功經驗,真正打通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在資源共享、隊伍共建等方面的隱形壁壘,推動各類先進的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將試點工作向全市各區推廣,努力打造北京市教師隊伍建設的新品牌。
“未來,北京市教委要在全市范圍內遴選最具代表性的優質民辦學校作為跟崗培訓的市級培訓基地,各區教委也要按照工作安排,選派相關學科的公辦骨干教師參與培訓,真正把培訓形成的星星之火帶回學校、帶回區裡,使之在更大范圍內形成思想共鳴和行動共振,帶動更多教師為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王方說道。
順義區持續探索
“公”“民”教育融合發展的育人模式
北京市順義區教育兩委全面落實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要求,緊緊圍繞北京市“教師隊伍建設年”重點任務,組織和實施了首屆公辦學校教師到優質民辦學校跟崗培訓試點工作。為期2周的跟崗培訓,內容涉及跟班教學觀摩、參與教育研究、體驗特色活動、師生交流研討、浸潤校園文化等方方面面,以開闊教師視野、更新育人理念、體驗多元文化、促進“公”“民”融合發展為目標,對於推動順義區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資源共享、互學互鑒是個很好的契合點和借力點。
早在2021年,以順義區空港二小和北京市新英才學校聯合舉辦的“順義區‘公’‘民’學校校長論壇”為起點,順義區就開始探索“公”“民”教育融合發展的育人模式。去年4月和11月,順義區先后組織兩輪公辦學校、民辦學校聯片教研活動,共同承擔研究課題,組建學研共同體、共同參與聽、評課等教學活動。12月,組織順義區公辦校校長走進鼎石學校和新英才學校,開展深度交流活動,這些都是推動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建共享,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有益嘗試。
本次跟崗培訓將“公”“民”合作、協同發展的理念深入推進一步。2周的學習,跟崗教師全身心感受到新英才“愛與創造”的辦學理念體現和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海嘉學校“愛與幸福”的校園氛圍讓每一個教師深深動容,完善的課程體系,基於學生全面成長的全方位服務,讓每一個教師都有所觸動。
下一步,順義區教育兩委將繼續加大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之間的交流互促:建立合作交流機制、擴大教師交流輪崗的范圍和深度、組織學生開展校際交流活動等。
校長說
接到教委關於此次干部培訓的通知,黨支部召開人員選派會,由於名額有限,機會難得,最終決定派順義區副校級后備干部劉慧穎主任全程參加,同時對她的教學任務進行了合理安排,讓她帶著任務進行培訓學習。同時,學校安排學員在校內進行分享交流,與時俱進地結合學校實際,在學校某些領域進行實踐與探索,種好責任田的同時,開發實驗田,進一步拓展培訓成果。
——順義區第三中學校長李成文
我們作為一所普通的農村中學,學校干部、教師一直俯首致力於學校的發展,但也深知視野不寬、創新不足,非常渴望能有機會深入領略優質教育風採。此次去民辦學校跟崗培訓是個珍貴的機會,學校選派了年輕干部、主任王昇來新英才學校學習,王昇主任定期匯報新英才學校的學習情況,向學校的干部推送一些信息,同時也為兩所學校資源共享搭建橋梁。新英才校慶日,學校爭取到五個名額到校參觀學習。學校還邀請新英才學校宣傳校長助理、北師大心理學博士李莉去為學校初三學生開設心理講座。
——順義區第十二中學校長王繼紅
來源:現代教育報微信公眾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