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懷德委員:推動大中小學法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記者 孫競 實習生呂軒

2024年03月10日20:59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要加大在職法治教師的培訓,培養專門的法治教育人才,統籌法治教育實踐資源的建設和利用,完善法治教師激勵機制,優化考核評價體系,推動大中小學法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馬懷德指出,當前,法治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仍然存在,在一些學校,法治教育教師由班主任或是語文課、歷史課教師兼任,且大部分教師沒有法學教育背景或接受過系統的法律知識培訓,這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建設的薄弱環節。

此外,青少年法治教育還存在著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和實踐教育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馬懷德介紹,就校內而言,課堂是開展法治教育的主陣地,而目前法治課堂教學的形式較為單一,大多是對教材的簡單復述,案例分析少,辯難和反思不夠。就校外而言,有效的法治教育需要開展大量實踐活動,但目前開展實踐教學和校外活動的配套資源還存在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在今年的兩會上,馬懷德帶來了《關於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建議》。在他看來,在肯定近幾年來大中小學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還要多措並舉,全方位推動大中小學法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教師法治培訓,培養法治教育專門人才。馬懷德建議,要通過專題培訓、報告會、研討會等多種方式,並積極開展教師法治知識競賽、法治教學觀摩、法治演講等活動,提升在崗教師的法治素養,確保每位中小學教師每年接受一定課時的法治教育培訓。

馬懷德還提出,試點在“法學”學科下增設“法治教育”的二級學科,開設“法治教育”本科專業,通過開設這一新學科和新專業,推動法治教育的基礎理論研究,培養專門的法治教育人才。

二是加大實踐教學資源的均衡供給。一方面,要重點發揮各級公檢法等單位的資源優勢,支持和參與青少年普法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利用當地的各種法治教育資源,將法治教育融於家庭教育指導實踐之中,推動大學生開展法律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法治宣傳。

三是完善法治教師激勵機制,搭建教研交流平台。組織開展優秀法治課堂等評選活動,調動法治教師研究業務、投身教學的積極性。搭建法治教育教研平台,組織區域內教師開展培訓交流,實現法治教育資源的“共建、共管、共享”。同一區域內的大中小學校可建立法治課程協同備課機制,解決不同學段教學條塊分割的“梗阻”現象。

四是構建科學的法治教育考核評價體系。馬懷德談到,法治課程的政治認同和價值引領功能決定了課程評價不能單純地以理論知識為標准,還要關注能客觀反映學生思想動態和行為習慣的其他因素。在大中小學的不同學段,要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客觀全面地檢驗法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責編:郝孟佳、熊旭)

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