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山東科技大學把生活區域建成育人場域

讓科技創新在學生社區看得見、摸得著

2024年01月31日08:4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科技創新在學生社區看得見、摸得著

圖為山東科大學生在“情安”驛站“一站式”辦事中心咨詢入伍政策。

  在山東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山東科大)C4學生公寓樓裡,有一處200多平方米的學生活動陣地。這裡既有創新工作室,又有思政小講堂,還有“一站式”辦事中心、學生共享空間等。它有個學生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情安”驛站。這裡已成為住在C4學生公寓樓848名大學生的熱門“打卡地”。

  從2020年起,山東科大安全學院打造“一站式”社區育人體系,通過建設“情安”驛站,推動學生社區從生活區域向育人場域的遞進升級,把“小社區”打造成為助力學生成長的“大舞台”。

  學生社區誕生多項成果

  1月15日,在“情安”驛站的創新工作室,山東科大安全學院研究生牛文進和同學們圍坐在一起,討論最新科研進展。

  “這個設在宿舍區的創新工作室,為我們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條件。我們可以隨時聚在一起討論、研究。當靈感來臨時,能第一時間抓住它。”牛文進告訴記者,他和同學曾研發出國內首套“新型智能礦井除塵系統”,創新工作室正是這項成果的誕生地。

  把創新工作室搬進學生社區,讓科技創新在學生社區看得見、摸得到,是山東科大安全學院建設“情安”驛站的初衷之一。在“情安”驛站,處處都能感受到“教育+科技”的氣息:富有學科特色的樓廊文化、豐富的學生創新成果、科學家和勞模開設的學術講堂……三年來,山東科大學生在這裡完成的科創作品,收獲了百余項省級以上創新競賽獎勵。

  學習經驗分享會、辯論賽、招聘會、讀書會也是“情安”驛站的“必備節目”。山東科大環境專業2023級學生曹瀚之告訴記者,他們除了去教室上課,其他事情都能在學生社區解決。“下午四點以后這裡最熱鬧,同學們都喜歡聚在這裡看書、交流。”曹瀚之說。

  “駐樓導師”凝聚育人力量

  學生經常在就業、心理、學業、安全教育等方面遇到困惑,如何確保學生“足不出戶”就能找到答案?山東科大安全學院黨委書記張恩生告訴記者:“我們要匯聚更多的育人力量,並將這些力量下沉到一線去。”

  該學院整合校內外各方資源,開展育人力量下沉社區行動,將“成長陪伴計劃”融入社區綜合管理模式改革,逐漸形成院系領導引領、成長導師協同、輔導員隊伍常駐、朋輩群體互助的協同育人工作局面。如今,德育導師團、學業導師團、生活導師團、朋輩導師團4支團隊成為活躍在“情安”驛站的一線育人力量。很多老師自發報名,成了“駐樓導師”。

  作為一名“駐樓導師”,山東科大安全工程系教師孔彪是學生公寓的常客。他通過到學生宿舍“串門”談心,了解青年學生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學業和生活難題。

  這段時間,山東科大安全工程系2020級學生周乾鋒正在求職。是到煤礦一線工作還是留在大城市打拼,他難以抉擇。孔彪得知后,為周乾鋒量身定制個人生涯發展方案,讓他豁然開朗——投身生產一線,更能實現個人價值。

  目前,山東科大安全學院已有120多位專業教師、輔導員、思政教師、心理咨詢師等成為“駐樓導師”。他們組織開展了“社區下午茶”“科研有約”“文化講堂”“企業與學子面對面”等活動共計120余場。

  “空間距離近了,情感距離也近了,學生更願意敞開心扉和我交流,開展學生工作事半功倍。”山東科大安全學院輔導員潘剛表示,他在入駐社區后,深感與學生的心貼得更近了。

  共享空間滿足多樣需求

  山東科大安全學院在“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中,積極探索人性化服務、實用化導向,在“情安”驛站開辟了專門功能區,面向學生開放共享,為學生就業面試、開展文化活動等提供全天候的場所。

  前段時間,山東科大安全專業2020級學生陶輝在准備保研面試和求職面試時,經常申請使用共享空間。“不出宿舍樓就可完成面試,十分方便。”陶輝說。

  山東科大安全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建友介紹,學院在“情安”驛站設置了圖書漂流點。漂流點2000多本課外讀物、專業用書等均由學生自主捐贈。學生還把閑置的學習、生活用品放置在驛站,實現物品共享。

  “依托‘情安’驛站,我們還開展了‘涌泉行動’‘滴水行動’等。”王建友說。

  如今,山東科大已經建設了近10個像“情安”驛站這樣的“一站式”社區,形成“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社區育人工作格局。

  “學生在哪裡,我們的工作重點就延伸到哪裡。”山東科大安全學院院長程衛民表示,后續他們還將因地制宜推進學生公共空間建設,著力提升“情安”驛站的育人實效,在探索實踐中破解學生成長成才難題。(記者 宋迎迎 通訊員 韓洪爍)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