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山東中醫藥大學以“雙轉”促“雙創”教育開花結果

2024年01月10日08:33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山東中醫藥大學以“雙轉”促“雙創”教育開花結果

近日,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以下簡稱國創賽)全國總決賽上,山東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山中醫)斬獲一金、一銀、四銅,獲獎數量與獲獎質量均創新高。而這枚金牌,是由山中醫臨床博士馬英杰與其他5位同學合作奪得的。

這屆賽事共有來自國內外151個國家和地區的421萬個項目參賽,423個項目獲得金獎,是名副其實的“萬裡挑一”。

“中藥治療子宮內膜性不孕”是馬英杰等人的參賽項目。

2007年—2020年間,我國不孕發病率已從12%升至18%,且還有上升的趨勢。這一數據來自《柳葉刀中國婦幼健康特邀重大報告》。在馬英杰看來,子宮內膜相當於孕育生命的土壤,內膜受損會嚴重影響胚胎的著床生長,增加不孕率。而且子宮內膜受損后極難恢復,現有治療手段療效欠佳。中藥可改善子宮內膜,但仍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治療周期長等問題。

自2016年起,該項目團隊在指導老師幫助下,研發出多種專門用於治療不孕症的中藥復方。

“從實驗室到臨床,從臨床到產業,我們經歷了全方位的考驗。”馬英杰說,“我們的任務是開發一種新的中藥,有效改善不孕症患者的子宮內膜條件。但由於實驗具有高精確度和重復性,往往存在著失敗的風險。”

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調整研究方法,該團隊通過普靶篩查—靶向定量—藥物驗証的路徑與方法,找出中藥改善子宮內膜的代謝通路和關鍵靶點,並經過上千次配比實驗,最終才使得中藥復方達到最優化狀態。

山中醫教授孫振高認為,這個項目能夠拿下金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山中醫持續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了一支具有“敢闖會創”精神的學生隊伍。

從內部海選到國創賽總決賽,山中醫針對晉級項目組織開展了50余場專項指導。金牌項目的核心成員之一、山中醫學生馬茹說:“我們參加了50余次培訓,專家提出的意見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認識到創業需要‘抓人、抓錢、抓方向’,明白了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更了解到了國家中醫藥發展的各種好政策……”

作為領隊,山中醫副校長張玉龍坐鎮比賽現場支持學生參賽。他認為:“我們應該鼓勵並支持更多像馬英杰這樣的學生,將他們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場。同時,我們也應加強教育內容與產業實際需求的對接,更新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為學生提供更多實際操作和實習機會﹔建立更多的校企合作平台,促進學術成果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

作為全國中醫藥院校之一,山中醫繼2018年在國創賽上獲得第一個金獎后,兩年之內又連續獲得兩塊國創賽金牌。山中醫黨委書記張立祥認為,這是學校積極轉變中醫藥辦學理念、轉化中醫藥辦學資源,以“雙轉”促“雙創”的成功。未來,學校將進一步打通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和產業鏈壁壘,讓更多實驗室的成果在市場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你們的創新創業教育對全國中醫藥院校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如此評價山中醫的雙創教育。創新創業,已成為山中醫的一張王牌。山中醫作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已入選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典型案例。

(記者 王延斌)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