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打破“40分鐘一堂課”,多地中小學探索長短課——

小課表“上新”,撬動教與學大變化

2023年12月12日08:3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小課表“上新”,撬動教與學大變化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三營鎮第四小學學生在樓道玩耍。新華社發

   一節課究竟有多長?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這是慣例——小學階段每節課40分鐘,中學階段45分鐘。

   未來,這種慣例或將被打破。一節課,會以15分鐘、30分鐘,甚至90分鐘,抑或是各種不同時長“面貌”出現。

   日前,多地教育主管部門印發義務教育學校課程建設指導意見,明確學校要充分發揮課程設置與管理的自主權,處理好規范實施和個性發展的關系,在保証每周課程總時長不變的情況下,用足國家方案、省級實施辦法留給學校的排課空間,自主確定各科目周課時數、自主確定每節課的具體時長,靈活開設長短課、大小課。

   這並不是新鮮事物。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來,不少學校打破“40分鐘一堂課”的慣例,“試水”長短課、大小課的課型實踐。其中,短課時多用於微班會、書法、英語等需要高頻“輸入”的課程,長課時則多用於需要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課程。

   調研中還有另一種聲音:盡管長短課更加符合學生發展需求、學科講授規律以及未來學習樣態,可要真正落地卻困難重重。相較之下,“40分鐘的課堂組織更省事”。

   一張課表的改變能撬動什麼?改革面臨哪些現實困難?如何才能讓更多的學校打消顧慮,不斷創新出更科學、更個性、更能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課表?

  長短協調、錯落有致,小小課表有了新模樣

   在重慶謝家灣學校,聽不到鈴聲——沒有上下課鈴,沒有統一的上下課、放學時間,也沒有全校統一的課間操。

   根據不同學科、課型的特點,不同年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學校採取“長短課—跨學科—走班制”的形式,不斷優化課程實施。時間上,長短課相結合,保障學生每天10小時睡眠,2小時戶外活動。人員上,95%的語數教師單班跨學科教學,以更充足的時間了解學生,為因材施教提供充分條件。組織上,探索學科動態走班,學生根據階段性學習內容、學習效果、學習節奏,自主選擇上課班級。

   沒有統一的上下課鈴聲,但也有著井然有序的上下課與課間休息,有著一張長短不一的課程表的,還有深圳市龍華區和平實驗小學。

   在這所“一班一課程時間表”的學校,短課時15或30分鐘,常規課40分鐘,長課時60或90分鐘,三種課型用以適應不同的學科教學。

   “學校制訂課表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學習規律。哪些課上長短課、哪些課上常規課,按課程、學段特點而定。比如體育課需要充分熱身、一定強度的運動、放鬆整理,還需要自由游戲時間﹔美術課孩子需要思考創作,更需要創作后的展示分享交流,必須是長課時才能完成。科學課、習作課等需要小組討論、實驗操作的課程也適合長課時,否則很容易變成傳授知識的精講精練,缺少對過程的充分體驗和全體參與。而寫字、誦讀等練習課適合短課,如果一寫、一背就是三四十分鐘,學生會很累。每日15分鐘的微班會課,及時高頻,專門用來解決發生在孩子交往中的微小問題,提升孩子的社會情感技能,避免校園欺凌事件。”該校校長宋鵬君說。

   小小課表,決定著學生學校生活的內容與方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形成學習、生活的節律。“學科之間存在差異,不應‘一刀切’地規定統一的上課時長。”採訪中,不少受訪者表示,目前中小學普遍實行的40分鐘或45分鐘的單一課型便於管理,卻難以匹配當下的課程結構和知識學習方式變革的需要。

   “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產生於工業時代,在快速培養大批量合格人才的背景下,遵循的是工業社會的標准化、流程化、大規模復制的基本邏輯,由此形成了統一的單一課型,並逐漸地習慣成自然。但隨著人類社會進入后工業時代,在越來越呼喚個性化教育的今天,這種運行邏輯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表示,對於長短課的討論,實質上是對教育本質的再思考:“到底什麼是因材施教、什麼是適合孩子的教育。”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啟了長短課、大小課等相關課程改革。近年來,隨著新課標落地實施,長短協調、錯落有致的課表更是在不少中小學紛紛“上新”。

   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團最初在體育課上開始探索長短課的方式,除了35分鐘的常規體育課,還有70分鐘的長課,主要用於游泳課及籃球、足球等項目化走班課程。此后,長短課的方式陸續應用到其他課程。

   寧波鄞州區則鼓勵學校把上課時間剪裁、拼接,使形式服務於內容。如櫟社小學15分鐘的“成長微課堂”旨在通過游戲教育培養孩子們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與集體合作意識﹔長達半天的“美櫟探索課程”則鼓勵學生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研究探索。孩子們從中學到的,不再是單科知識,而是在面對真實情境時的信息搜集、信息處理、溝通交流等綜合能力。

   “設計和安排課表是一門學問,是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諸多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體現了學生學習生活的節奏,折射著學生生命運動的節律。”在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組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顧問成尚榮看來,將課表設計、落實好,才能體現育人的宗旨:“課表猶如一個有機體,是學校的一種文化,其合理性、適宜性、規律性是可以認知、發現的。‘尊重課表,就是尊重規律’‘對課表懷有敬畏心’的說法並不為過。”

  教與學的匹配達到最優,個性化成長變得真實而生動

   打破常規課時安排的課表出現后,一個環節推動另一個環節,一系列連鎖反應相繼發生。

   最直接的一個效果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運轉后,沒有鈴聲的學校反而變得更加有序了。

   “一些中小學存在課間吵鬧、學生沖撞出現安全事故、集中上洗手間造成擁堵等問題,還有學校上午一二節課操場上空蕩蕩,三四節課操場上班級太多活動場地不夠,在我們學校幾乎不存在這些問題。”劉希婭告訴記者,推行長短課時后,“鈴聲”掌握在師生手中,課堂上學生可以根據需求自由上洗手間、喝水或休息,也可以跟老師共同商定課間休息的時間和方式。校園管理的部分難題迎刃而解,不僅課間十分鐘的安全事故減少了九成多,操場、專用教室等場所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學生的戶外活動時間還得到了充足保証。

   同時,另一個變化也悄然發生。

   記者調研發現,長短課的推行“倒逼”老師們教學行為的變化、教研意識的提升,也不斷更新著校園裡持續多年的學習觀、學生觀和課程觀,催生了學校的課程創新意識。

   在謝家灣學校,長短課的課程管理模式不僅為開展跨學科學習提供了更為靈活的時間,還讓不同的專題學習和社團活動在課程設計方面有了更多自主權。近年來,該校研發了517個專題課程,成立了200多個社團,給予孩子開放多元的選擇,個性化的校園讓個性化的成長變得真實而生動。

   “當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擁有自我管理和自我調節的充足空間時,其學習的准備狀態、情感狀態才能調適到最佳,教與學的匹配度才能達到最優,自主性才能被有效激發。”劉希婭說:“這種學習方式和形式上的變化,建立起一種信任型的教學管理模式,激發了學生自主自律的學習內驅力,讓學生從他控學習走向自主學習。”

   “15分鐘要有15分鐘的精彩,90分鐘要有90分鐘的意義。短課時如何短小精悍、高效緊湊,長課時如何讓學生動起來、保持學習專注力,這些都倒逼老師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每堂課前,和平實驗小學的教師們都要集思廣益設計學習單,把更多的課堂時間安排在學生小組討論及演講表達等方面。

   “長短課的推行,可以讓教師從固有的工作慣性中跳出來研究課型、教材,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成長。”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中心主任趙詩輝說。

   “今后5到15年,是我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期,教育理念也要從關注少數智力超常、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轉到關注每一個人的創造性,建立起優良的環境,讓優秀人才自己脫穎而出。”劉堅則強調,課程建設是推進中小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一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時曾指出,希望學校不斷優化課程設置,探索開拓更有利於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教育方式。創新人才培養不是常規教學之外的‘附加品’,而應全面落實因材施教並融入學校課程體系,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應隨著學生學段的升高逐步增加學生自由選擇的可能性和個性化發展的彈性,為具有不同特點、不同興趣的學生開設不同的課程進行差異化教學,讓學生在不同課程的基礎上,既能體現出個性發展差異,也能有共同成長的空間和時間。”

  鼓勵先行先試,有針對性地提升課堂質量

   盡管好處多多,但記者調研發現,上述長短課等課程改革推行較好的學校,要麼經歷了相當長的改革陣痛期,要麼是新建的實驗校,因不用“除舊”而具有天然的創新優勢。當下,要想在更多的普通中小學推行長短課改革,確實如不少受訪者所言:困難不少、道阻且長。

   一是部分學校管理者的固有思維難以改變,認為以往“40分鐘的統一課堂”更方便管理,不想改革。

   “傳統的課程教育理念以效率為追求,以控制為取向,時間節奏比較規律,簡化了課程安排,方便了教學管理。”趙詩輝說,“一旦施行長短課,就意味著其他很多環節的變革,牽一發動全身。”

   二是部分學校因多校辦學、專業教室緊缺等問題導致長短課排課落地困難,被迫放棄改革。

   “每學期的課表我們需要提前一個月請專業排課公司,反復溝通好幾輪才能確定。”宋鵬君告訴記者,該校40多個教學班的長短課排課“工程量非常浩大”,這對於那些班級較多的學校來說更是挑戰。

   “被現實打敗了。”北京某小學校長無奈地告訴記者,因片區內入學人口增多,學校不得不將部分專業教室改為教學班級,加之多校辦學、部分老師需在不同校區任課,排課過於困難、復雜,致使“三家專業排課公司都放棄了”,最終,該校堅持了兩年多的長短課改革在去年宣告結束,全校重回40分鐘課時制。

   三是長短課對教師教材理解能力、教學設計能力的要求大幅提升,部分學校師資無法滿足。

   “哪些內容適合上短課,哪些內容適合上長課,怎麼上,要達到什麼效果?都需要老師重新設計。這給部分原來熟悉老套路、老方法的教師提出了很大挑戰。此外,課型調整也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出了挑戰,單一的知識背景已經不能滿足課堂效果的需求,復合型教師才能適應新的課堂。”趙詩輝說:“但部分教師還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上,設計、開發長短課程的能力還有待提升,教師根據學生不同學段特點,掌握內容深度、認識深淺等的技巧和能力也有待進一步培訓。”

   四是現行學校的評價體系,如教師課例展示、評優評獎等,大部分依然是針對統一的40分鐘課堂展開。評價“指揮棒”不轉向,難以長期支撐教師改革創新的積極性。

   “一方面鼓勵探索長短課、大小課,另一方面各類檢查、評比時,對課程數量、時長設置又有著剛性規定。”一些學校負責人建議,不僅要出台鼓勵改革的意見,也要在課程設置的考核方面進行相應調整,鼓勵一批學校先行先試,讓學校在時間設置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積極性,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提升課堂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變革過程中最困難的階段,往往也是探索空間最大的時候。”劉堅則認為,改革更多地意味著自我挑戰,在呼吁相應支持的同時,學校管理團隊也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是希望按照現有模式跟在別人身后?是因為一時沖動改革?還是期待探索‘什麼是更好的教育’,與師生共同建構學校課程,繼而改變學習方式、教研方式和教師工作方式?隻有在學校內部先形成共識,營造好校園改革微環境,才能邁開重要的第一步。”

   (記者 鄧暉)

(責編:李昉、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