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人在草木中,焉能不知茶(子曰詩雲)
品茶有門檻。
古代有個笑話,說某甲去一古剎游玩,得到方丈的招待。方丈沏了一壺好茶,請他用。他喝了一口,說道:“正好,正好。”
方丈以為他是懂茶之人,便問:“施主覺得我這茶哪裡好?”
此人說:“涼熱正好。”
如果他讀過陸羽的《茶經》,相信對茶的認識就不會如此膚淺了。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完整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作者陸羽(公元733年—公元804年)是唐代竟陵人,打小在寺院長大,干過不少煮茶的活兒。長大后,陸羽只是一介平民,有“當代接輿(春秋時期楚國隱士)”之稱,對茶是出奇地熱愛。在不斷的游歷、變亂中,他堅持學習,積累了豐富的茶知識。
安史之亂時,陸羽避居在浙江苕溪,於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完成了《茶經》的初稿。后來,他又不斷修訂、增補。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他公元774年修訂后的本子。
由於陸羽曾在各大茶區觀察茶葉的生長規律,學習茶農對茶葉的加工以及茶具的制作,能夠分析出茶葉品質的優劣,並在歸納民間烹茶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套規律,因此《茶經》一書問世后,得到各方推崇,對我國茶業和茶文化的發展繁榮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該書:“言茶者莫精於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可見陸羽被尊稱為“茶神”或“茶聖”,是實至名歸的。
翻開這本薄薄的《茶經》,可以看到眉目清晰的十章內容: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採制、煮茶方法、歷代茶事、茶葉產地等方面,豐富翔實,並給茶賦予了文化內涵。
比如第一章,陸羽為茶正名,總結了歷代各地對茶的五種稱呼——茶、槚(音同賈)、蔎(音同舍)、茗、荈(音同喘),並以茶為正字。《說文解字》裡並無“茶”字,表示茶的字隻有“荼”。陸羽把“荼”字減了一筆,才有了“茶”字。后來人們根據茶字,編了個字謎,謎面就是“人在草木中”。
這之前,“荼”字“腳踩兩隻船”,既是指一種草本植物,苦菜,又是指一種木本植物,就是茶。在《爾雅》裡,一會兒把“荼”解釋為“苦菜”,一會兒把“槚”解釋為“苦荼”,混淆不清。陸羽從“荼”裡把“茶”字“解放”出來,別開天地,另立招牌,使概念明確,指代清晰。
茶的功用,陸羽說得明白,定性為飲料:“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茶經》盛贊茶可“與醍醐、甘露抗衡也”,認為可與傳說中的仙人飲料相媲美。
第五章闡述了烹煮茶葉的方法,從中可以看出煮茶不光程序繁瑣,而且火的運用也很玄妙。燒火最好用木炭,其次是用硬柴火——桑、槐之類的木材。陸羽認為,沾染上腥膻油膩氣味的木炭,以及含脂膏多的木料,都不能用。
煮茶用水很講究,山水為上等,江水為中等,井水最次。山水裡,要用鐘乳石滴下的水和在鋪滿碎石的水池中慢慢流淌的水,即“石池慢流者”。背后的道理是,山水出地面之前是地下水,經地層碎石反復過濾后,水質清澈透明。陸羽提醒,千萬不要使用山谷中洶涌激蕩的流水來煮茶﹔還有,泉水流到低窪處停滯不動的死水,也不能用。
陸羽精通煮茶,在當時是頗負盛名的。傳說早年收養陸羽的智積禪師,由於喝慣了陸羽煮的茶,后來再喝別人煮的,就覺得沒味道,索性“戒茶”了。唐代宗召智積禪師供職,命宮中煮茶能手烹茶招待,禪師嘗了一口就放下了。皇上暗地把陸羽召來煮茶,禪師一飲而盡,說:“好像是漸兒(陸羽字鴻漸)煮的。”
怎麼飲茶,也有學問。《茶經》第六章專門講飲茶風俗和品茶方法。文章開頭那位先生,敲黑板了,這裡需要重點學習。
在唐代,民間煮茶時喜歡加入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類的調味品。陸羽不認可這種煮法,聲言這跟溝渠裡的廢水沒什麼兩樣,還是應該保持茶葉本身的清香。
在他看來,“珍鮮馥烈”的好茶,一般(一爐)隻煮3碗,才能讓茶水鮮美爽濃﹔較次的茶煮5碗。假如有5位客人,隻煮3碗分飲﹔有7位客人時,則以5碗勻分。如此才叫品茶。為啥每人不能多喝?《紅樓夢》裡妙玉說了:“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
值得注意的還有第七章,在全書所佔篇幅最大,匯集了古代與茶有關的奇聞軼事,共有47則。唐之前有關茶事的記載,差不多都囊括進來了。其中一些資料,因為原書已佚,全靠《茶經》才得以保存下來,功勞不可磨滅。
比如《后魏錄》這部今已不存的史書,《茶經》引用了這麼一個故事,很有意思。
王肅本來在南朝齊做官,很愛喝茶。后來他到北魏做官,吃羊肉、喝酪漿。酪漿就是牛奶羊奶以及相關奶制品。有人問他:“茶和酪漿比起來怎麼樣?”王肅說:“茗不堪與酪為奴。”意思是,在北方,茶雖然是酪的奴隸,但茶不能忍受做酪的奴隸。隱含之意為,他這個南朝來的人雖然在北方被異族壓制,但內心還是崇尚南方風物文化。這樣帶有機鋒的回答,博得了北魏君臣的稱贊。自此之后,茶在北魏又別號為“酪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